近日,经过几轮加码升级,美国宣布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达125%的关税。对众多外向型中国企业而言,过去这两周是一个个无眠的夜晚。在这个百年不遇之大变局的当口,蓝帆医疗刘文静董事长与几位中国优秀企业家一道,接受了玉渊谭天(央视旗下新媒体账号)的采访,讲述了在2018年之前曾高度依赖美国市场的蓝帆医疗经过多年的战略转型与市场重构,已构建起强大的抗风险能力与多元化竞争优势,不仅能够从容应对全球贸易的新挑战,更能以全球创新力保障中国患者的高质量医疗产品供应。
央视新闻,赞744
刘文静董事长访谈实录
2018年之前,公司业务**为PVC手套,90%以上出口,其中70%以上收入来自美国市场,那个时候来自美国的任何关税战,对公司来说都是覆水难收的灭顶之灾。
2018年之后,公司就开始从战略和经营上进行彻底重构,百折不挠地转型升级,构建创新驱动的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因为今天的形势不是突发的黑天鹅,是必将要面对的灰犀牛。
2025年的今天,公司已基本通过战略上的转型、业务与市场的重构实现了相当程度的化解。
战略层面,彻底实现了转型升级
公司2018年跨国并购了新加坡柏盛国际,2019年收购了德国NVT,彻底实现了转型升级,搭建起来了高端医疗器械的跨国平台。2018年以来投入了20多亿资金用于创新研发,今天已成长为一家心脑血管的平台企业。
在高端医疗器械的战略布局上,过去几年多管齐下:01
一是建立起以中国为核心的组织架构,通过创新坚定不移做国产替代的主力军,今天公司心脏支架产品在中国市场已成长到第二位,占中国市场近四分之一;02
二是海外生产基地布局在新加坡、德国;03
三是战略上放弃了进入美国市场;04
四是原来依赖美国生产的上游关键BA9药物,实现了在新加坡柏盛自己制造的转移。
在今天对等关税出台、美国心脑血管产品进入中国的关税高达125%的形势下,公司将全力以赴发挥本土企业优势,保证质量、保证供应,为中国心梗患者治疗做好保驾护航!
经营层面,全面开启非美市场的开拓
2018年以来,为防止美国进一步的关税冲击,公司医用手套业务全面开启了去美国化的进程,大力开发欧洲、日本、一带一路、金砖国家、中国等市场。
2018年以前,公司医用手套产品超过90%的产品出口,其中超过70%收入来自美国。今天,公司医用手套产品出口美国的收入已在整体营收中不占据主要份额。
对一家公司来说,发展的方向和道路是基于价值观和理念,对应的战略选择和决策是基础。而一个组织的战略系统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形成的。以我们为例,转型升级、走新质生产力发展道路不是因为2018年应对美国关税战而启动的,是在2012-2013年,公司面向更长远发展道路时做出的战略选择。十几年以来,无论经历什么风雨,都咬紧牙关百折不挠地坚持,持续不懈地努力才构建起来的。
这样百年不遇的危机,对任何一家企业都会有影响,只是影响程度大小不同而已。在这样的惊涛骇浪面前,考验的是心态,是战略定力。越是艰难时,需要的是不放弃,不躺平,不抱怨,保有战略定力,在错综复杂新形势下,以平静坦荡的心态做好研判,做好企业自己的事,持续创新,挑战也能转化为机遇。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