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2024年中国医疗产业十大教训
发布时间:2025-01-06 09:01:02

对于医疗产业来说,失败从来都是常态。

创新药研发是高风险的活动,九死一生,稍有不慎就会落败;医疗也不只是科学的事情,更是商业的较量,如何经营好一家企业也是一个难题。

也正因此,每一年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关于失败的消息,部分甚至让人哭笑不得。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失败是不值得尊敬的。

所有药企都应该成为失败的学徒,从过去的失败中吸取尽可能多的教训和经验。因为这些信息的价值,不亚于来自成功案例的启示。

在此,氨基君总结了2024年中国医疗产业的十大教训,希望带给市场一些启示。

/ 01 / 微创迷局,加杠杆需谨慎

2024年,最失意的医疗企业之一,必然是微创医疗。全年跌幅近30%,这已经是其持续下跌的第4个年头,股价也较最高点打了1折。

作为明星器械企业,沦落至此,固然有行业因素,但更多的还是因为杠杆加得过了头。

在资本狂热时期,受万亿市值野心的驱使,微创医疗开启了狂奔模式:一方面不断"买买买",扩大其业务范围;另一方面则是"借借借",包括发行可转债和借款。

截至2023年末,公司的计息借贷总额高达8亿美元;可转债余额为7.62亿美元,年利率超过5%。仅2023年的利息支出就达到了9348万美元。当然,与利息相比,更重要的是偿还债务的压力。

2024年,微创医疗需要赎回价值4.56亿美元的可转债,并偿还2.95亿美元的银行借款,总计超过7亿美元。

虽然微创医疗账上的现金超过12亿美元,但超过2亿美元的资金被抵押,还有部分资金在子公司账上,不能自由支配。

因此,作为集团的母公司,微创医疗实际上面临较大的偿债压力。为解决这一紧迫问题,微创医疗在2024年,更像是当前的地产公司,不断寻求融资、出售资产,甚至离开了梦开始的地方牛顿路。

加杠杆的欢愉,与去杠杆的痛苦,总是一脉相承。微创医疗的遭遇,也在时刻提醒医疗企业,加杠杆需谨慎。

/ 02 / 18A悲歌,市值仅剩5000万港币的biotech‍

如果从资本市场表现来看,微创医疗可能并不是最惨的。2024年,注定是北海康成不堪回首的一年。

作为中国罕见病第一股,北海康成如今的市值只剩下5990万港币,较最高市值42亿港币跌幅达96%。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这样的市值规模,凸显了其困境。

北海康成做错了什么?如果非要找一个最核心的原因,可能是选错了赛道。

罕见病患者规模不大,用药基数有限,研发成本高昂导致罕见病药价往往不菲。海外由于有医保、商保的全面覆盖,因此罕见病药物往往能够快速放量。

不过,国内的支付环境相对较弱,对于药企而言似乎难以赚取超额利润。北海康成的销售主要依靠商业保险买单,难以获得医保支持,注定了其命运是凄惨的。

2024年上半年,公司收入不到4500万元,但却遇到了增长困境,增速只有4.05%;亏损额却达到了2.47亿元。

对于北海康成来说,只有尽可能地构筑庞大的管线,才能活下去。但现实是,其账上现金只剩下4909万元,留给它的时间显然不多了。

"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这句谚语在北海康成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其他医疗企业也要引以为戒。

/ 03 / 恒瑞出海,10亿美元的教训

去年初,一起海外药企并购案将恒瑞医药推到了聚光灯下。

1月9日,GSK宣布将收购Aiolos Bio,代价是10亿美元首付款以及4亿美元的监管里程碑款。

而Aiolos Bio唯一的管线TSLP单抗AIO-001(SHR-1905),引进自恒瑞医药。2023年8月份,Aiolos Bio与恒瑞医药达成合作协议,获得了该款药物的海外权益,代价是:

2500万美元首付款,以及研发及销售里程碑款10.25亿美元,此外还有实际年净销售额两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

不到半年时间,Aiolos Bio赚足了差价,这也意味着,恒瑞医药少赚了近10亿美元。正所谓,BD既是技术,更是艺术。这笔交易,也凸显了中国创新药企在出海层面的稚嫩。

虽然张连山一再强调,恒瑞医药这笔交易没有亏,但公司的BD策略还是悄然生变。恒瑞医药在去年5月用60亿美元的大BD,引领了国内创新药企的NewCo风潮。对于一家药企来说,不是看它说了什么,而是看它做了什么。

当然,如何让出海利益最大化,也是所有药企需要注意的点。从行业角度出发,老大哥吃的亏,对于中国医药行业来说,可能极具价值。

/ 04 / 华领失意背后,FIC的价值到底是什么

FIC无疑是创新药的最高殿堂,但市场可能需要清楚,FIC药物的价值维度到底是什么?关于这一点,华领医药给出了参考。

降糖药多格列艾汀,是华领医药引以为傲的FIC药物,倾注了大量心血。但在商业化层面,似乎并没有体现出应有的表现,2022年、2023年,多格列艾汀的销售额共为9420万元,2024年上半年销售额为1.02亿元,合计不到2亿元。

对此,华领医药将责任归咎于拜耳,并收回了销售权益。但作为国内降糖领域最强的选手之一的拜耳,如果连多格列艾汀都卖不动,显然不是销售问题,更可能是产品问题。

确实,作为传统机制的降糖药,多格列艾汀的疗效表现处在一个尴尬的位置,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并且长期获益情况缺乏对照组验证。

更重要的是,多格列艾汀没有新一代降糖药那样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优势,相反,反而可能会增加相关风险。再加上价格也不占优势,难以打开市场局面,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也进一步告诉市场,药物的价值绝不仅仅是"FIC"这一称号,而是作为FIC药物能够给患者带来哪些实质性的改变。

/ 05 / 心脉风波,揭开管理能力的盖子

2024年,心脉医疗为自己的低级错误买单了。

由于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心脉医疗需补缴税款及滞纳金合计约6000万-7000万元。这大约是公司2023年扣非净利润的14%,显然,这会对其全年业绩造成影响。

更让市场无法接受的,这本是一场不该出现的疏忽。因为公司被取消高新技术企业资格,是由于连续两年忘记填报企业发展情况报表。

有市场人士指出,这个报表并不繁琐,在监管指定的网站线上填写提交公司相关信息即可,这么简单的事情,心脉医疗为何连续两年都没有做?

尽管心脉医疗已经着手补救,公司位列2024年第二批拟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名单,但是7000万元左右的损失无法追回。这一事件更是影响了市场信心,因为这暴露了公司内控管理之混乱。

核心在于,无论从专li、研发成果还是营收、研发费用各方面来看,心脉医疗拿下高新技术企业资格都不在话下,这对于企业经营的好处也很多,最直接的就是税收优惠。然而,公司却因为忘记填表申报而被取消资格。

这些看似内部的疏忽因素,最终都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经营及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和评价。而这提醒着包括心脉医疗在内的所有企业:

在追求技术革新与市场扩张的同时,更需谨慎地维护好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管理,真正做到大而不乱。

/ 06 / NGS一哥反思,关于企业经营的三个周期

2024年,肿瘤NGS行业仍然很难,即便是贵为行业领头羊的燃石医学。2024年,公司股价跌幅已经明显收窄,但仍然超过20%,市值不到1亿美元。

落得如此境地,是燃石医学做错了什么吗?从大方向来看,似乎并没有。当然,抽丝剥茧来看,燃石医学创始人汉雨生坦诚公司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企业的发展节奏把握错了。资本的狂热,市场的期待,一切都裹挟着整个行业快速向前,很难有人能做到不"飘"。汉雨生直言当时是有些"飘"的,觉得自己在做一个高增长的市场,想着只要一路狂奔就好。但很显然,这种"飘"最终带来了致命的后果。

第二,错估了资本周期。研发是离不开资金的持续支持的。钱烧完之后怎么办?肯定是继续融资。但在这期间,外部环境风云突变,疫情、地缘政治、经济下行种种因素叠加,资本市场转为极寒模式。燃石医学股价更是跌跌不休,从高点跌至2美元左右,这意味着再融资通道基本关闭,这也是汉雨生之前没有预料到的。

第三,没有预料到的还有经济周期。对企业来说,这是不可抗力。但这个问题,与前两个问题紧密相关,某种程度上,做好前两者的规划,能够更从容地渡过经济周期的波动。

而这要求企业,无论外部机构如何乐观计算市场规模、描绘发展前景,必须保持头脑冷静,做好业务、资本规划。回到燃石医学来说,一步错,可能步步错。其如今面对的现状是,要进军的市场更大,但试错的空间却更小了。

不只是燃石医学,任何一家企业都应该考虑这三个周期的影响。这就是肿瘤NGS行业领头羊用血与泪,留给我们的教训。

/ 07 / 集采围标,胆子太肥了也不好

2024年4月份,集采围标案震惊市场。

4月18日至19日,国家组织药品联合采购办公室根据群众举报的投标价格异常线索,包括溴己新注射剂在内的4个品种(溴己新注射剂、奥曲肽注射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剂型),存在投标价格异常情况,被国采办公室约谈。

8月21日,此前国家药品集采中的盐酸溴己新注射液围标案有了处理结果。原来,在第七批国家药品集采中,参与盐酸溴己新注射液的6家投标企业,包括成都欣捷、仁合益康、一品红、石四药、旭东海普、江西亿友,以及占某泽、黄某栋、黄某铭、高某等自然人团伙成员和该药品部分代理商组织、参与了串通投标。

具体来说,串标企业和代理商之间通过签订代理协议、协商申报价格、给予利益分成等方式,事先约定了中选企业和落选企业。也就是说,在第七批集采之前,相关企业就在私下进行了协商,并在集采之际"集中表演"报价和中标。

目前,医保部门已将相关企业串通投标造成多支出的资金追回至医保基金,成都欣捷、仁合益康、一品红、石四药的中选资格已被取消,并被列入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违规名单",被暂停一定期限内的集采资格。

这也提醒企业,在合规时代,任何动作都要经过深思熟虑。

/ 08 / 2类苗的无尽内卷,没有人是赢家

内卷是七伤拳,没有我好你不好,而是没有人是赢家。

国产疫苗2024年以来的核心议题是:降价。

比如,10月份在深圳的3价流感疫苗招标中,最终中标价是10.5元/支,然而,有企业报出了6.5元/支的投标价。一支流感疫苗只值一杯蜜雪冰城饮品,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实际上,不只是3价流感疫苗,更主流的4价流感疫苗、23价肺炎疫苗等产品,无不处于激烈的价格战中。

5月份,江苏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发布的通知显示,国药集团下属的长春所、武汉所、上海所生产的4价流感疫苗中标价格,从128元/支降到88元/支。

由此,国药集团打响了4价流感疫苗降价的第一枪。后续,华兰疫苗等企业纷纷跟进,将4价流感疫苗价格与国药集团持平。后果也显而易见:一损共损。

2价HPV疫苗正是前车之鉴。2024年上半年,万泰生物收入同比减少67.19%,净利润同比下降84.58%。业绩大幅下降,除了2价HPV疫苗受到高价苗的挤压,还有价格内卷的因素。而价格战的发起者沃森生物,业绩同样大幅下滑。

在持续的价格战中,企业预期的走低,也在资本市场中得到了体现。沃森生物、万泰生物、康泰生物等企业,市值均在大幅缩水。

这也充分说明了,市场话语权,是一家企业价值的基础,卷价格注定是卷不出来的。

/ 09 / 康乃德创始人出局,me better的路不好走

3年前,康乃德在美股的上市还是一段佳话。

两位海归博士兼多年好友,潘武宾和郑伟在2012年共同创立了康乃德。潘武宾是一位连续创业者,郑伟则是首次自主创业,两人均有丰富的职业履历。

看起来,这是一个成功创业的故事开端。

康乃德核心攻坚自免领域的研发,核心管线CBP-201在一期临床试验中,展示出超越已上市产品Dupixent的临床效果,有成为me better药物的潜力。

这也使得,康乃德在上市前备受资本青睐,上市后市值一度超过16亿美元。但在3年之后,局势却发生了急剧的转变。

2024年6月10日,潘武宾和郑伟向康乃德提出了辞呈。

不管是被动还是主动,创始人双双离职都折射出,康乃德遭遇了极大的困境。随着me better故事的结束,康乃德股价持续受挫,最新市值只有6200万美元左右,相较6月份又跌去不少。

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药物的研发就像开盲盒,理论和实际之间差了十万八千里。不到临床数据出炉那一刻,一款药物究竟是不是me better,谁也不好说。

康乃德的高开低走,某种程度上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这样的故事绝非个例。这也告诉我们,在追求me better药物的同时,药企也应该意识到,这绝对不会是一次轻松的征程。

/ 10 / 理财暴雷,圣诺生物提醒药企如何管理资金

万万没想到,理财也有风险。

2024年7月8日,圣诺医药宣布,其2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可能因私募债发行人违约而面临重大亏损。

圣诺医药的全资附属公司,香港Sirnaomics,分别在2022年和2023年认购了1500万美元和500万美元的TradArt Flagship Investment SPC基金的独立投资组合,并委任了独立第三方TradArt Asset Management Co., Limited作为投资经理。

截至公告发布之日,2000万美元的投资中,仅赎回了20万美元,而且基金经理已告知,基金所投资的私募债的发行人存在违约风险。

这也意味着,圣诺医药的这笔资金可能会损失严重。对于一家Biotech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截至2023年末,圣诺医药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加上金融资产总额为4392万美元。这次损失几乎占据了其一半的现金储备。

圣诺医药的惨痛经历,本质上也给市场敲响了警钟,在资本市场狂热时期,一些融资狂热的企业在资金使用上可能缺乏足够的谨慎。

这是对所有企业的警示和教训。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