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ipo申报历史罕见:7月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零受理
发布时间:2023-08-18 08:55:43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监管对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压实日趋严格。在此背景下,2023年7月,主板IPO受理企业数量及过会率明显低于上年同期,撤回数量明显增加,新股上市企业数量归零。

2023年上半年,IPO新增申报企业数量为388家,其中6月为申报高峰期,申报企业数量达到246家,相当于上半年新增申报企业数量的六成以上。
但进入7月份,IPO申报骤然变冷,申报企业数量锐减,主板、科创板及创业板均出现了罕见的零受理,北交所也仅受理1家。
上会企业数量同比下滑
撤回终止数量同比上升
2023年7月,有25家企业上会审核,比上年同期减少24家。其中,北交所4家,与上年同期持平;深市主板3家,为上年同期的一半;创业板6家,仅为上年同期的五分之一;沪市主板1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7家;科创板2家,为上年同期的三分之一。
显然,2023年7月,创业板和科创板的上会企业数量降幅较大,主板则稍有增加。
与此同时,上会企业的过会率也有所下滑。2023年7月,上会企业的过会率为88%,比上年同期下滑近8个百分点。
2023年7月,有2家公司没有通过会议审核,分别是创业板的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沪市主板的鼎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鼎镁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因此成为全面注册制下首家上会被否的主板申报企业。
相比之下,2022年7月则仅有1家公司没有通过交易所上市委的会议审核——创业板的万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此外,2023年7月,因主动申请撤回而终止审核的IPO申报企业数量达到20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
数据显示,2023年7月,创业板申报企业撤回数量为5家,比上年同期减少8家,科创板撤回4家,与上年同期持平。
2023年7月,申报企业撤回数量增加主要是因为深市主板和沪市主板分别撤回7家和4家。这是主板从核准制转向注册制的主要审核变化之一。主板注册制落地已满4个月,主板撤回企业数量逐步增加,从5月的1家,到6月的7家,再到7月的11家。
随着全面注册制改革的稳步推进,监管对中介机构“看门人”的责任压实日趋严格。在此背景下,IPO拟申报企业的谨慎申报或成为企业申报数量减少、撤回数量增加的主要因素。
新股发行上市企业数量增加,募资额略有下滑
2023年7月,京沪深3家交易所新股发行上市企业数量为37家,比上年同期增加3家。其中,北交所6家,与上年同期持平,创业板21家,比上年同期增加12家,科创板10家,比上年同期减少1家。创业板表现突出。
2023年7月,深市主板和沪市主板均没有新股发行上市企业进场,尤其是沪市主板,6月和7月已连续两个月没有新股发行上市企业入场了。但2022年7月,深市主板和沪市主板均有4家新股发行上市企业入场。
从募资总额来看,2023年7月,新股发行上市企业的募资总额为381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11%。
数据显示,2023年7月,新股发行上市企业募资总额出现下滑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北交所、创业板及科创板新股发行上市企业的平均募资额均出现两位数下滑。
2023年7月,北交所新股发行上市企业的平均募资额为1.59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29.47%;创业板平均募资额为9.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8.79%;科创板平均募资额为16.7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10.65%。但在创业板新股发行上市公司数量的大幅增加的助力下,募资总额仅出现小幅下滑。
另一个主要原因是主板新股发行上市企业数量的归零,2022年7月,沪深两市主板新股发行上市企业募资总额曾超58亿元。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