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做手术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手术机器人的巨大技术优势,让国内不少大医院都加快了引入脚步。但遗憾的是它不能纳入医保报销,一些病人受经济条件所限,只能忍痛放弃,这使得手术机器人优越性不能充分发挥。
对此,今年4月,上海市医保部门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等28个医疗新技术、新项目纳入了本市医保支付范围,切实减轻市民群众使用新技术、新项目的医疗费用负担。
近日,上海市医保局局长夏科家做客《2021上海民生访谈》直播间再次谈到备受关注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每次3万元的手术费用全部自费,对大多数患者来说确实是一笔不小的医疗费用负担”。目前“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保报销范围有前列腺癌根治术、肾部分切除术、子宫全切术和直肠癌根治术4种手术。今后上海市还将根据患者临床需求、医保基金的承受能力等因素,逐步扩大可报销的手术范围。
随着人们高医疗水平需求的提升以及专家们的多次论证呼吁,各个省市政策也逐渐有所松弛,比如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目前已在15个省市进入收费目录,政策上的不断利好以及旺盛的市场需求,让人不禁想到将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会是未来趋势吗?
相较传统手术,手术机器人优势明显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一种内窥镜手术器械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泌尿外科、普通外科、妇科、心胸外科等临床科室。相较于传统微创手术,手术机器人更加精准、精细,在手术和住院时间、减少失血量、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等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能明显提高病人术后生活质量。
比如,在前列腺癌切除上,手术机器人拥有明显优势。普通切除方法下,部分病人会丧失性功能,因为性神经极为纤细,借助普通医疗器械无法观察到,而手术机器人可以让更高比例的患者保留“性福”权利。
在腹腔镜下,医生只能看到黑白平面、放大两倍的图像,而手术机器人能做到3D彩色、放大10—15倍;腹腔镜手术是人手控制腔镜,手的颤抖在终端会被放大,影响手术精确性;而手术机器人由医生操作电脑控制,不存在抖动问题。
此外,机器人手术出血量大大减少,还有助于缓解日益加剧的“血荒”。以胃癌病人为例,常规手术一般需输血400毫升左右,而机器人手术一般不需要输血或只输50毫升。
国内一些企业通过避开“达芬奇机器人”等优势的地方,转攻骨科、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等领域取得不错的成绩。天智航的天玑骨科机器人、柏惠维康的“睿米”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都顺利通过了第三类医疗器械审查,并且在拓宽手术机器人的功能边界上越走越远。
2018年,日本同志社大学医院和佐贺大学医院等15家医院进行的胃癌手术临床试验显示,机器人内视镜手术比传统的腹腔内视镜手术的并发症要少。尝到手术机器人的甜头后,日本随即宣布将新增12种使用机器人补助的内视镜手术进入保险覆盖范围内,其中还包括胃癌、大肠癌、肺癌等手术。
国内手术机器人困境亟待破解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是目前全球最成功及应用最广泛的手术机器人,垄断手术机器人市场已逾20年,被看做医疗器械产业界的“神话”。据统计,截至2019年全球达芬奇机器人安装量已达5582台,累计参与手术达到720万台,使用达芬奇机器人的手术总数激增18%,全球达到近123万例手术,全世界平均每26秒就有一个医生使用达芬奇机器人进行手术。
众多觊觎已久的冒险者纷纷涌入这个市值千亿的市场,传统的龙头公司,如美敦力、强生、史赛克、捷迈、施乐辉等公司,都通过收购、并购与自身体系融合,在手术机器人领域完成布局,并不断延伸边界、跑马圈地,意图在多领域与达芬奇一较高下。
手术机器人是一项技术门槛高、开发注册营销周期长、极烧钱的领域,产品做得好,没有赶上市场机会窗口期也白搭,价格再低也未必一定能大卖。中国的手术机器人市场虽然已经完成了早期的市场教育,但受限于技术创新能力,创新链和产业链不完整等因素,中国手术机器人高端诊疗装备的技术竞争力薄弱,国内以天智航、柏惠维康、妙手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企业都已加入这个赛道。
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
在几家国际巨头的夹击下,国内手术机器人企业想要实现盈利,真是难上加难。像天智航在国内骨科市场中占据绝对优势,截止2020年上半年,天智航已取得104项***;截止2019年底,其已在74家医疗机构中投入临床使用,其中三甲医院52家,占比超70%。但天智航2020年年度业绩显示目前仍没有摆脱连年亏损的局面。随着各省市将骨科手术机器人治疗纳入收费目录特别是这次上海市医保政策落地,天智航市场销售模式及营收有望迎来重大转机。
根据人口统计,中国老年人会接近5亿人,彼时必将是需要更多的医疗资源的时候。但现实情况却是,中国人口减少,医患关系差,医生、护士的薪资待遇水平低,几年来大学医学院招生持续下跌,这些是一个信号。手术机器人或能缓解这一问题,医生可以远离手术台操纵机器进行手术,手术机器人由控制台和操作手臂组成,在计算机系统、手术监视器、机器人控制监视器、输入输出设备等配合下,完成更加精细化的医疗手术,如果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实现大范围普及,手术量也会大幅提升,人们的医疗需求也将大为改善。
2018年4月,日本宣布新增12种使用机器人补助的内视镜手术进入保险覆盖范围内,其中还包括胃癌、大肠癌、肺癌等手术。购买一台“达芬奇”的价格在2亿日元到三亿日元左右,但是,做机器人手术还真不是医院“有钱”买设备就行。日本机器人外科学会理事长渡边刚在接受《读卖新闻》采访时表示:“机器人手术绝不是谁都能熟练操作的。不断地重复训练以达到安全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日本的手术机器人早已纳入医保范围了,中国的手术机器人纳入医保也不远了吧。
来源:器械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