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北京市再推六项医疗器械审评创新举措
发布时间:2025-04-23 09:20:05

记者从北京市药监局了解到,北京市今年推出创新服务站与产业园区联动、精准前置服务、“AI+器械监管”提升审评质效等六项医疗器械审评创新举措,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快取证速度、增加创新产品数量、吸引外地企业不断迁入。

去年,北京市通过推广全国首创的“北京器审咨询和预约系统”应用、全新开发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系统等系列举措,在企业产品注册申报量庞大的情况下,将企业对时间要求最迫切的首次注册审评平均用时缩短至43个工作日。去年全年共完成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审评4328件,其中完成首次注册783件;完成注册核查1254件,整体同比增长7%。此外,新增阿里巴巴达摩院(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14家外省医疗器械相关企业在京新设公司。

为更好落实《北京市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2025年)》中关于“不断提升审评审批效能”的要求,北京市医疗器械审评检查中心今年又推出六项创新审评举措,助力审评提升质效。

为了精准服务企业,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在开展对企服务时,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承接审评审批部门重点项目管理和企业诉求收集,共同服务企业发展。记者了解到,目前,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已与18家医疗器械产业园区建立合作,有效提升了园区服务企业的精准度。今年,将继续扩大试点园区数量,并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模式。

“前置服务”可以通过提前介入企业产品研发过程和全程辅导,从源头帮助企业提升申报资料质量,从而加快审评速度。重点创新医疗器械可享受此项服务,创新产品临床试验方案前置专家评审会也在服务范围内。今年,北京市将加大前置服务的精准度,把问题解决在注册受理前,提升审评“零发补”率。

为解决审评共性问题,进一步释放审评员精力,北京市已启动“医疗器械注册咨询和审评大模型”研发,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器械注册咨询和辅助审评场景,进一步提升审评质效。目前,这一“AI+器械监管”的模型正在开发中,预计今年可实现上线应用。

此外,针对重点医疗器械产品,北京市将提供“提前介入、一品一策、全程指导、研审联动”服务;继续扩大“北京器审咨询和预约系统”的覆盖面并进一步提升企业使用率;启用“新版医疗器械审评审批系统”,实现医疗器械产品注册审评审批全程电子化。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