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乳腺检查仪百科知识
红外乳腺检查仪(Infrared Breast Imaging System)是一种利用近红外光技术进行乳腺疾病筛查和辅助诊断的医疗设备。它通过检测乳腺组织对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特性,生成图像以评估乳腺健康状况。因其无创、无痛、无辐射的特点,常被用于乳腺疾病的初步筛查。
一、工作原理
近红外光透照技术
红外乳腺检查仪发射波长范围在700~1500 nm的近红外光,穿透人体乳腺组织。由于不同组织(如正常腺体、脂肪、血管、肿块)对光的吸收和散射程度不同,仪器通过接收透射或反射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并形成图像。血红蛋白敏感成像
恶性肿瘤组织通常血供丰富,含氧血红蛋白和脱氧血红蛋白浓度较高,对近红外光吸收更强。通过分析图像中血管形态和吸光度差异,可辅助判断病变性质。
二、技术特点
优点:
无创无痛:无需压迫乳房,适合敏感人群。
无电离辐射:可重复检查,适用于孕妇、哺乳期女性及年轻女性。
实时成像:操作简便,检查快速(约10~15分钟)。
成本较低: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的初步筛查。
局限性:
对微小钙化灶(如早期乳腺癌标志)不敏感。
受乳腺密度、脂肪含量及个体差异影响较大,可能出现假阳性/假阴性。
无法替代病理活检,需结合超声、钼靶或MRI进一步确诊。
三、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人群:
乳腺增生、乳腺疼痛等良性病变的随访。
乳房肿块或乳头溢液的初步评估。
乳腺癌高危人群(如家族史)的定期筛查。
不宜接受X线检查者(如孕妇)。
禁忌症:
乳房急性炎症或皮肤破损。
乳房植入假体可能干扰成像(需提前告知医生)。
四、检查流程
准备:检查前清洁乳房,避免涂抹乳液或粉末。
体位: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双侧乳房。
扫描:探头以不同角度照射乳房,采集透射光信号。
成像分析:系统生成灰度或伪彩图像,医生根据血管形态、吸光区分布等判断异常。
报告:结果分为正常、可疑或异常,需进一步检查者建议超声或钼靶。
五、与其他检查方法的对比
检查方式 | 原理 | 优势 | 不足 |
---|---|---|---|
红外乳腺检查 | 近红外光透照 | 无创、无辐射、快速 | 分辨率低,易受组织密度影响 |
乳腺超声 | 高频声波成像 | 分辨囊实性肿块,无辐射 | 依赖操作者经验,对钙化灶不敏感 |
乳腺X线摄影(钼靶) | X线透射 | 检出微小钙化灶(早期癌) | 有辐射,压迫乳房可能不适 |
乳腺MRI | 磁共振成像 | 高灵敏度,多平面成像 | 费用高,需注射造影剂 |
六、临床应用与发展
筛查价值:作为初筛手段,尤其适用于资源有限地区或年轻女性群体。
辅助诊断:结合临床触诊和病史,提高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能力。
技术改进:新型设备结合AI图像分析,提升诊断准确性;多光谱成像技术可区分不同血红蛋白状态,优化病灶识别。
七、注意事项
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解读,避免自行诊断。
红外检查阴性但存在症状(如肿块)者,仍需进一步检查。
定期乳腺自查和临床体检不可替代影像学筛查。
红外乳腺检查仪为乳腺健康管理提供了便捷的筛查工具,但其诊断效能需结合其他影像学方法综合评估。对于高风险人群,建议遵循医生指导选择个性化筛查方案。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