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长寿时代下:经济、养老与ai的深度融合之路
发布时间:2025-04-15 09:21:11

伴随我国老龄化加速发展,长寿经济应运而生。预计到2050年,这一市场规模有望突破250万亿元。

4月8日,以“AI赋能 健康生活”为主题的2025年(第七届)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简称“健博会”)在武汉举行开幕式。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0家参展商及一批大健康领域专家学者等参会,展示大健康领域新产品、新技术,探寻产业发展新趋势。在老龄化社会到来之际,与养老话题有关的相关分论坛成为本次健博会上的“重头戏”,来自政产学研等领域代表和专家学者围绕长寿经济与AI的结合展开讨论。

蓬勃兴起的中国长寿经济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我国80岁及以上的高龄人口数量在20年间经历了显著增长。从2000年的1199万攀升至2020年的3580万,增长了近2倍,平均每10年增加率高达100%。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提升,预计到2035年,我国80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8256万。《柳叶刀·公共卫生》预测,到2035年,中国人均预期寿命有望增长到81.3岁。

泰康保险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陈东升表示,在长寿时代,人的预期寿命延长,健康预期寿命也随之延长。长寿时代,健康生命疾病图谱向非致死的慢性病转化,大健康疾病要从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以机构为主转向以人为本,构筑覆盖全生命周期。以预防、干预、管理为核心的健康服务体系最终提升健康寿命,降低社会整体的健康成本,放大长寿经济的效应。

长寿时代带来银发经济。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一届专家委员会委员、全国养老服务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党俊武认为,社会应着眼于老龄社会的新需求和供给结构调整。从消费角度看,过去认为年轻人消费潜力大的观点,在长寿时代需重新审视。在长寿经济概念下,以年轻社会的思维对比年轻人和老年人消费潜力已不合时宜。因此,长寿经济旨在满足长寿时代全生命需求,是经济发展的主攻方向。

陈东升的养老理念与布局

陈东升深刻洞察到社会老龄化趋势下人们对养老和健康的迫切需求,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养老理念,并进行了全面且具有前瞻性的战略布局。

陈东升认为,人寿保险的本质是关注人的养老和健康。基于这一理念,泰康重塑传统寿险模型,构建了“支付+服务+投资”三位一体的“新寿险”模式。这种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寿险仅提供资金保障的局限,将保险与养老服务、医疗服务以及投资有机结合,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一体化的解决方案,满足了社会老龄化背景下公众对高品质养老和医疗服务的需求。

在养老服务布局上,早在2007年,泰康便启动了保险与养老实体结合的探索。如今,“泰康之家”高品质养老社区已覆盖全国36座城市,布局43个项目,实现22城24社区连锁运营,入住居民超过1.6万人,预计到 2025 年年底,在住居民将突破2万人。这些养老社区为老年人提供了舒适的居住环境和丰富的生活设施,更重要的是,打造了“一个社区、一家医院”的医养融合模式。

以泰康之家・楚园为例,泰康为其投资建设了二级康复医院——武汉泰康楚园康复医院,并构建“三级家庭医生制”(一级社区医务室 - 二级康复医院 - 三级综合医院),为居民提供健康筛查、健康档案跟踪溯源、用药指导、报告解读、就医绿通等全人、全程服务。楚园还与武汉市内多家大型三甲医院,如泰康同济(武汉)医院、华润武钢总院、武钢二医院、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院、同济医院光谷院区等建立就医“绿通”服务,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医疗领域,泰康通过自建、投资及合作等方式,构建覆盖全国的医疗服务网络,布局五大医学中心,并着力打造消化医学、泌尿医学、神经医学、健康管理与老年医学的“5+N”重点学科。泰康同济(武汉)医院作为泰康“医险结合”战略的标杆,以“长寿医院”为定位,大力推动智慧医疗建设,解决“看病难”问题,实现“一部手机轻松搞定”全流程就医服务。医院还重点打造健康管理、慢病管理和老年医学特色,引入MDT多学科协同会诊模式,为复杂疾病患者提供“一站式”个性化诊疗方案。此外,医院深度融合保险与医疗资源,推出多项创新举措,实现资源整合与双向赋能,推动医疗服务与保险需求的深度融合。陈东升的养老理念与布局,为中国养老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成功范例,推动着行业向更加专业化、多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

AI 赋能下的养老变革

事实上,像泰康这种极具前瞻性的布局,不仅契合了泰康对大健康产业的长远规划,也与时代发展趋势不谋而合,而这一趋势的核心驱动力,正是科技变革与医疗技术进步。

长寿时代的降临,从根本而言,得益于科技的变革以及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在当下,人工智能与生物技术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正源源不断地为大健康产业输送着全新的发展动能。这些创新成果在大健康产业的各个环节广泛应用,如疾病的早期诊断、个性化医疗方案的制定、智能健康监测设备的研发等。

在健博会的“长寿时代+AI”分论坛上,众多来自医疗健康领域的专家围绕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的大健康产业变革与创新实践展开讨论。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第二临床学院院长胡俊波表示,如何应对长寿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当前,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医疗领域广泛应用,同济医院积极推进国家医学中心前沿数字中心建设,推动生物医学大数据的应用与创新,同时通过全面本地化部署DeepSeek人工智能大模型,在住院医疗、文书辅助书写,门诊患者健康宣教等四大核心场景实现了落地应用。”

武汉大学副校长兼医学部部长袁玉峰指出,随着全球老龄化加速,人类正进入长寿时代,人们对健康的迫切需求不断提升。当前,以AI为代表的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人工智能在各行业的落地应用都在驱动形成新的生产力,AI与健康的深度融合也将重塑医疗健康的生态,打开长寿时代的无限可能。作为“健康中国”战略的践行者,武汉大学深耕大健康医疗技术领域,形成了完整且富有特色的“武大医学”学科体系。

腾讯健康副总裁张渝表示:“医学是人类长期的一项事业,非常值得去投入。”腾讯利用AI技术做了许多积极探索,面向患者,腾讯健康为其提供健康方面的自由问答以及健康智诊,并支持智能问药、健康报告解读等多个场景,与此同时,在探索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过程中,腾讯希望与所有合作伙伴交流探讨,共同助推AI在医疗健康行业的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王朝夫在视频发言中提出,当前,我国病理医生仍面临缺口,实现智慧病理科,是提高效率、解决疑难的必然要求,建立数字化智慧病理科是医疗行业的需求,也是顺应智能时代的步伐,因此需要各方协同联动,场景和技术缺一不可。

华中科技大学医疗装备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教授熊蔡华表示,华中科技大学具备较强的医科、工科能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等为研究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学科基础。同时在装备制造、信息处理、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领域,华中科技大学具备一定的人才储备和技术优势,同时,在人工智能的临床外科决策支持平台方面做了许多积极努力。

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香港工程院院士张黔认为,大模型和智能物联网的联合驱动对慢病管理的创新提供了机会,随着大模型的推进,慢病管理的整个范式或将被重构,从单一的指标变成全方位且连续的信息,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同时,患者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从被动治疗到主动管理,在模型反馈合理的基础情况下调整个人的行为。

长寿时代,中国长寿经济潜力巨大,在陈东升领导下的泰康保险集团所作的养老布局为行业发展提供借鉴,AI更是为大健康产业注入新动能。各方专家的观点和实践展示出这一领域的广阔前景。有与会专家认为,未来,行业应持续推动经济、养老与AI的深度融合,不断探索创新,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长寿生活。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