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监局综合司正式发布《血液制品生产智慧监管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下称《三年行动计划》),该文件以"智慧监管、全程追溯"为核心目标,明确了未来三年血液制品生产领域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为此,本刊专访了嘉华汇诚智慧监管领域专家,就计划实施要点及技术保障进行深度解读。
按照"分批推进"原则,计划三年内实现全行业生产检验全流程信息化覆盖,预计可使质量风险降低超40%,构建数据驱动的监管新模式。#药品追溯# #血液制品# #检测制剂#
嘉华汇诚技术团队结合实施方案,对重点任务进行技术拆解:
血浆接收全链追溯要求企业建立血浆接收信息化系统,通过扫描物料编码实现精准接收,并与单采血浆站数据互通。
生产环节智能管控关键设备需实现自动化数据采集与实时监控,人机操作环节配置视频存证。专家指出:"嘉华汇诚正在推广的视觉检测系统,可自动识别离心、分离等关键工艺参数偏差,异常报警响应速度提升70%。"
检验流程数字革新检验数据需自动采集并生成电子批记录,系统需具备超标自动预警功能。
系统合规安全双保障信息化系统需符合GMP附录要求,通过等保2.0认证,建立数据审计追踪机制。采访时获悉,其研发的"医药数据安全防护平台"已嵌入量子加密技术,可确保血浆供体个人信息等敏感数据安全无忧。
【实施路径】
2024年6-12月:开展行业标杆企业试点,重点突破智慧车间改造
2025年1-12月:扩大至剩余2/3企业,攻克设备数据接口标准化难题
2026年1-12月:完成全国系统联调,搭建国家级监管数据平台
【行业影响】该计划实施后将构建"来源可溯、去向可追、质量可控"的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预计监管效率提升60%,标志着我国血液制品安全监管进入数字化新阶段。
此次政策出台与技术革新形成双向驱动,既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政策框架,也倒逼企业加快技术升级步伐,共同筑牢公众用药安全防线。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