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百科知识
发布时间:2025-03-26 09:27:28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百科知识


1. 定义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Automated Hematology Analyzer)是一种用于快速、精确检测血液成分的医疗设备,可自动完成血样处理、检测及数据分析。它能测量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的数量及形态,血红蛋白浓度,以及白细胞分类等参数,是临床血液学诊断的核心工具,广泛应用于医院、实验室和科研机构。


2. 工作原理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结合多种技术实现检测:

  • 电阻抗法(库尔特原理):细胞通过微孔时电阻变化计算细胞数量及体积。

  • 光散射法:激光照射细胞,通过散射光强度分析细胞大小、内部结构及分类(如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

  • 比色法:化学试剂与血红蛋白反应,测定吸光度以确定浓度。

  • 流式细胞术与荧光染色:识别特殊细胞(如网织红细胞、异常细胞)。

  • 智能化算法:整合数据生成综合报告,提示异常结果。


3. 设备组成

  • 进样系统:自动吸样针、样本架或轨道传输装置。

  • 检测模块:光学传感器、微孔管、激光源、流动室。

  • 试剂系统:溶血剂、稀释液、染色剂等专用试剂。

  • 控制系统:计算机及软件,负责流程管理与数据分析。

  • 输出模块:显示屏、打印机或数据接口(连接LIS/HIS系统)。


4. 操作流程

  1. 样本采集:静脉血或末梢血注入抗凝管(如EDTA管)。

  2. 装载样本:将样本管放入仪器进样区,扫码或手动输入患者信息。

  3. 自动检测:仪器吸样、稀释、加试剂、混匀并完成检测(全程约1-5分钟)。

  4. 结果分析:软件生成报告,包括细胞计数、直方图、散点图及异常标记(如“*”提示复检)。

  5. 报告输出:打印或传输至医院信息系统。


5. 适应症与禁忌症

  • 适应症:

    • 常规体检(血常规检查)。

    • 贫血、感染、白血病、血小板减少等血液疾病诊断。

    • 化疗、术后或治疗效果的监测。

  • 禁忌症:

    • 样本凝血、溶血或量不足(需重新采集)。

    • 严重脂血或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干扰光学检测。


6. 维护与保养

  • 日常维护:

    • 每日清洁吸样针、擦拭外壳,避免灰尘污染。

    • 定期执行仪器自检及背景计数校准。

  • 周期性维护:

    • 更换管道、密封圈等易损件(按厂家建议周期)。

    • 校准光学系统及传感器(每3-6个月)。

  • 耗材管理:及时补充试剂,避免过期使用。


7. 注意事项

  • 样本要求:抗凝充分、无气泡,2小时内检测为宜。

  • 干扰因素:冷凝集素、巨大血小板可能影响结果准确性。

  • 复检规则:对仪器报警(如“原始细胞?”)需人工镜检确认。

  • 生物安全:处理血液样本时需戴手套,避免交叉污染。


8. 历史与发展

  • 1950年代:首台半自动血液分析仪问世,仅能计数红细胞和白细胞。

  • 1980年代:全自动设备普及,实现白细胞五分类。

  • 21世纪:

    • 集成化:添加网织红细胞、有核红细胞检测功能。

    • 智能化:AI辅助识别异常细胞,云端数据管理。

    • 便携化:小型设备适用于基层医疗机构。


9. 常见问题

  • Q:全自动与半自动分析仪有何区别?
    A:全自动全程无需人工干预,检测速度更快(每小时数十至数百样本),功能更全面;半自动需手动稀释样本,仅支持基础参数。

  • Q:检测结果异常是否一定代表疾病?
    A:未必。需结合临床表现及其他检查(如血涂片镜检、骨髓穿刺)综合判断。

  • Q:仪器报警“堵孔”如何处理?
    A:执行自动或手动冲洗程序,若无效需联系工程师维护。


总结
全自动血液分析仪通过高精度检测为临床提供关键诊断依据,大幅提升检验效率并降低人为误差。随着技术的迭代(如AI融合、多参数联检),其应用场景正从疾病诊断扩展至健康管理、个性化医疗等领域,成为现代医学不可或缺的“血液侦探”。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