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医保快报出炉!改革再突破,医疗、医药创新提速
3月2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2024年医疗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快报》,全面展示了我国医疗保障事业的最新进展。除每年都会披露的基本医保、生育保险、乡村发展、异地就医、医保目录、支付方式改革、招标采购等内容外,本次新增"价格监测和信用评价取得新进展"、"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医保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三大亮点内容。同时,特别提到了国家医保局在"三结算"赋能医疗、医药;支持医药创新方面的显著成效。
/01/价格监测和信用评价取得新进展
2024年,国家医保局组织开展"四同"药品(通用名、厂牌、剂型、规格均相同的药品)价格协同治理,被业内称为史上最严药价治理。
2024年,整理司法等部门公开案源信息1369条,累计通报3批全国医药商业贿赂案源。截至2024年底,各地评定一般失信企业612家、中等失信企业76家、严重失信企业40家、特别严重失信企业7家。
随后,国家医保局下发《关于开展"上网店,查药价,比数据,抓治理"专项行动的函》,提出查找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并在药品价格信息监测中引入"即送价"为锚点进行比价,治理不合理高价。《函》同时确定,优先从网络售药平台中销售量大、销售金额高的大型连锁互联网药店查询当日同城即时配送模式价格,作为网络售药平台"即送价"。
表:专项行动涉及的药品
2025年1月2日,国家医保局公布了全国29个省份定点药店医保药品比价小程序查询方式,并明确将持续指导各地加快落实定点药店比价小程序建设任务,不断提高比价小程序的知晓率和使用率。
表:各省药品比价小程序
截至去年年底,四同药品价格治理目标已基本实现,总计规范了 2.7万个药品品规的价格。近期,国家医保局通过建立全国挂网药品价格一览表,对首次涨价、高涨幅等异常价格行为进行颜色标识,进一步规范药品价格,确保价格透明合理。3月20日,新疆发布《关于自治区、兵团药品价格治理的通知》,截至目前,已有28个省开展价格治理相关工作,药价调整进入下一阶段。
-
/02/医保基金监管保障基金安全
2024年,全国医保系统共追回医保基金275亿元,其中通过协议处理挽回基金损失233.63亿元,查实欺诈骗保机构2008家,移交司法机关1045家、移交纪检监察机关3638家、移交卫生健康等行政部门9734家。联合公安机关侦办医保案件301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0741名,涉案金额24.3亿元。通过智能监管子系统挽回医保基金损失31亿元。
2024年,全国共发放举报奖励754人次,奖励金额186.6万元。
医保基金监管手段:
2025年,药品追溯码医保基金监管走上前台。3月19日,国家医保局等4部门联合发布药品追溯码新规,要求加强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和工伤保险领域的集采应用,2025年1月1日起,将全面推进"码上"严监管。随着药品追溯码的全量采集应用,医保基金监管进入了新时期、新阶段。大数据时代,药品回流、串换等违法违规行为已经"无所遁形"。国家医保局将充分发挥药品追溯码数据价值,构建各类大数据模型,加强信息化建设,拓展监管应用场景,对串换、倒卖医保药品、空刷套刷医保卡、伪造处方等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开展精准打击,加大处置力度。
除了技术层面的创新,还注重从制度上规范医保基金管理。强化医疗机构作为医保基金使用主体的责任,4月起,国家医保局将对全国范围内定点医药机构自查自纠情况,通过"四不两直"方式开展飞行检查。"四不两直"即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截至3月20日,河北、广西、陕西、云南等多地已经开展医保基金自查自纠,并针对性制定了问题清单。从自纠自查发布的检查范围来看,今年在心血管内科、骨科、血液透析、康复、医学影像、临床检验6个领域的基础上,新增了肿瘤、麻醉、重症医学3个领域。
-
/03/医保助力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2018年至2024年医保基金累计支出16.48万亿元,年均增速达11%,既为广大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提供了坚实保障,也为医药行业发展、医药技术进步、产业能力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持。扩大个人账户共济的人员范围和资金使用范围,2024年个人账户共济使用512亿元,促进盘活存量资金,有效减轻参保人就医负担。
/04/"三结算"赋能医疗、医药
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的即时结算,已在170个统筹地区开展,大幅压缩医保基金拨付时限,最短压缩到1个工作日,2025年年底将覆盖80%统筹地区。逐步扩大医保基金对医药企业的直接结算,目前已超过10个省份开展了医保基金对集采中选企业的直接结算,企业的货款结算周期从原来的至少6个月缩减为交货验收合格后次月底前,2025年年底将基本推开。谋划推进同步结算,研究医保数据赋能商业保险公司、医保基金与商业保险同步结算以及其他有关支持政策。
三结算,指的是医保基金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对药品企业直接结算、对商保公司同步结算。早在去年 11 月开始,国家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在赴多地调研医疗保障工作时,都强调探索构建以直接结算、即时结算、同步结算为基础的医保科学结算体系。
12月的全国医疗保障工作会议上明确,优化医保支付机制,赋能医药机构健康发展是2025 年一大工作重点;其中,要推动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与医药企业直接结算,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探索商保、慈善互助等与基本医保同步结算。
今年,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明确规定 2025 年全国 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到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都要达成这一目标。三结算的逐步落地,将彻底颠覆曾经医保的支付模式。
-
/05/首次单独强调创新药,创新药迎来"春天"!
本次《统计快报》首次单独提及创新药。国家医保局建立了以新药为主体的医保准入和谈判续约机制,创新药从上市到纳入医保的时间大大缩短,2018年至2024年,医保谈判新增药品协议期内销售额超过5400亿元,其中医保基金支出超过3700亿元。
表:历年新增谈判品种平均降幅
在2024版医保目录调整中,新增的91种药品中有90种为5年内新上市品种,其中有38种"全球新"创新药被新增纳入医保目录,创新药的谈判成功率超过90%,无论是比例还是数量都创历年新高。
1月17日,国家医保局"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新闻发布会明确了,丙类目录的药品范围、使用范围、工作安排(计划2025年内发布第一版)、支持落地应用,同时确定从2025年开始医保药品目录调整时间会适当提前。
药品范围:作为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有效补充,主要聚焦创新程度很高、临床价值巨大、患者获益显著,但因超出"保基本"定位暂 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目录的药品,重点纳入符合条件的创新药,为商业健康保险药品目录制定提供公共服务和政策支持。
使用范围:引导支持商业健康保险将丙类目录药品纳入保障范围。
工作安排:丙类目录与每年的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同步开展,计划于今年年内发布第一版。工作程序拟参照医保目录调整程序,但会发挥好市场主体的决定性作用,保险公司充分参与。丙类目录的商保结算价格由国家医保局组织保险公司与医药企业协商确定,探索更严格的价格保密措施。
支持落地应用:对于丙类目录药品可不计入参保人自费率指标和集采中选可替代品种监测范围,符合条件的病例可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实行按项目付费。
-
/06/药品价格形成总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如有侵权或其他任何问题及时联系:ylzc_001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