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实时影像导航系统产品简介
术中实时影像导航系统是一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旨在为外科手术提供精确的影像引导。该系统通过集成高分辨率的影像采集设备、实时图像处理技术和先进的导航算法,帮助外科医生在手术过程中精确定位病灶,规划手术路径,并实时监控手术进程。这种系统广泛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耳鼻喉科等领域,显著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成功率。
产品功能及使用方法
1. 影像采集与处理
功能:通过高分辨率的CT、MRI或X射线设备采集患者术前或术中的影像数据,并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
使用方法:在手术开始前,将患者的影像数据导入系统。手术过程中,通过移动C臂机或其他影像设备实时采集影像,并在导航系统中显示。
2. 手术规划
功能:基于采集到的影像数据,医生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手术路径的规划,包括确定病灶位置、规划手术切口和路径等。
使用方法:在系统界面中,医生可以使用鼠标或触摸屏进行操作,标记病灶位置,绘制手术路径,并进行模拟操作。
3. 实时导航
功能:在手术过程中,系统通过跟踪手术器械的位置和方向,实时显示器械相对于病灶的位置关系,帮助医生精确操作。
使用方法:将手术器械与导航系统连接,系统会自动跟踪器械的位置。医生可以通过系统界面实时查看器械的位置和方向,调整操作路径。
4. 数据记录与分析
功能:系统可以记录手术过程中的所有影像数据和操作步骤,便于术后分析和总结。
使用方法:手术结束后,系统会自动生成手术报告,包括影像数据、手术路径和操作步骤等。医生可以通过系统界面查看和分析这些数据。
产品维修保养
1. 日常维护
清洁:定期清洁设备表面和影像采集设备的镜头,确保无灰尘和污渍。
检查:每天使用前,检查设备的电源线、数据线和连接器是否完好无损,确保连接牢固。
2. 定期保养
一级保养:每月或每季度进行一次,内容包括清除机内尘土、污垢、异物,添加润滑剂,检查各元器件是否有松动、磨损、变形老化、击穿等情况,检查电源及高压部件运行和接触情况。
二级保养: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主要对整机控制台上的各仪表及操控系统的灵敏度、精度进行测试、校正和计量检定,更换损耗品,对电路中各测试点的电压等进行系统检测、试验。
3. 专业维护
三级保养:每两年至三年进行一次,视情况可将整机进行拆开以清洗检修,对过使用期的元器件应尽量更换或修复,同时应对仪器、设备进行全面彻底的调试,努力使其达到原有的精度和工作性能。
故障维修:如设备出现故障,应及时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检修,避免自行拆卸和修理。
4. 存放与管理
存放环境:将设备放置在整洁干燥且空气流通的室内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存放设备的温度和湿度应合理控制。
管理意识:加强工作人员对设备保养、维修与管理的意识,定期进行相关培训,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高效使用。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