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2025年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2025年全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这是卫生健康系统第一次向社会公开承诺开展服务的内容。
2025年1月20日, 国家卫生健康委围绕「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实事」为主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我们将集中力量和资源抓好实施工作,让这些实事落地落实,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健康服务。」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胡强强在发布会上开场指出。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副主任刘其龙,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高光明,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王海东出席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开场,胡强强介绍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会同有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文件,涉及促进老年人、儿童、育龄妇女等群体健康工作:
一是15个部门联合印发《应对老年期痴呆国家行动计划(2024—2030年)》,要求推进65岁及以上老年人认知功能初筛;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危险因素管理和认知训练等早期干预;增加痴呆老年人照护服务供给;力争在探究老年期痴呆发病机制、研发预防和诊疗康复新技术、创制新型治疗药物、开发中医药防治方案等方面取得突破,促进实现健康老龄化。
二是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儿童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引导医疗机构引入儿童视角,缓解儿童就医的紧张情绪;聚焦贫血、肥胖、近视等儿童主要健康问题,开展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改善儿童就医体验,为儿童提供有情感、有温度、优质、高效、安全的医疗保健服务。
三是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强化母婴安全,完善院内和院间疑难、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会诊、转诊制度以及协作机制,持续提升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救治能力,开展多学科协作诊疗,促进医疗机构的生育医疗保健服务更加优质规范,诊疗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本文摘选了与会嘉宾答记者问中与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密切相关的部分内容。
部分二级公立综合医院
需尽快填补儿科服务的空白
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提出将「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纳入了为民服务的实事项目。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介绍这个项目时表示,每年到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的季节,全社会都非常关注儿童看病就诊的问题,儿童排队就诊也是群众一直关心的问题,也是国家一直致力于推动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据统计,目前全国儿童医院达到了162家,设有儿科的公立综合医院近4400家,每千名儿童床位数从2015年的1.93张增加到2023年的2.55张;每千名儿童儿科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从2015年的0.49名增加到2023年的1.02名。
焦雅辉表示,虽然从全国的层面来看,儿科的医疗资源有了大幅度的增加,并且医疗服务能力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当前儿童的医疗服务供给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仍然有一定的差距,突出的表现就是还有少数的综合医院还未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到了儿童的季节性疾病高发期,部分医院的就诊等候时间还是比较长;还有一些地方儿童的疾病诊断和治疗能力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为了补齐儿科服务的短板,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提出把2025年到2027年作为「儿科服务年」,希望利用三年的时间来进一步扩大儿科医疗服务的供给,增强儿科的服务能力,改善儿科的医疗服务,更好地满足儿童看病就医的需求。
据统计,全国超过90%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暂未提供儿科服务的绝大多数是二级公立综合医院。为了实现到2025年底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都能够提供儿科服务的目标,国家卫生健康委准备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全面梳理排查本省还未能提供儿科服务的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的情况,摸清底数,有针对性地确保每一项任务都能够落实到位。
二是通过派驻专家、远程医疗、医联体等等多种方式,帮助还没有完成儿科设置的医院能够尽快填补儿科服务的空白,确保患儿能够及时就近就便获得儿科诊疗服务。
三是要求各省级卫生健康委要引导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将开展儿科服务作为履行公立医院职责、满足群众基本医疗需求的重要任务来加大落实的力度,把为民服务的实事能够办实办好。
医疗机构要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的额度
相关技术指引和实施细则将发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经过研究决定,自2025年3月起,全国所有的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门诊预交金,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的平均水平,来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
住院预交金和门诊预交金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减少患者排队的次数,以及缩短缴费等候的时间,当时国家允许医疗机构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相继设立这项制度。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也一直在持续完善和改进这项制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财务司司长刘魁在发布会上介绍,一方面,引导各地逐步降低预交金收取的额度,不断减轻患者就医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指导医疗机构积极采用各种的移动支付方式,扩大结算渠道,来提升患者就医的便利性。
另外,在脱贫攻坚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各地针对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实行了「先诊疗后付费」的政策,农村贫困患者在本地区住院治疗时不用预交费用,出院时只需要结算个人自付部分就可以了。
刘魁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牢牢把握减轻患者负担、提升就医感受的总目标,改革预交金管理,主要包括门诊预交金和住院预交金两个方面:
一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停止收取门诊预交金,并且要限时清退患者以前缴纳的门诊预交金。
但是为了避免「一刀切」给部分群众带来不便,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对不会使用新型支付方式的老年人群,因为他们有比较频繁的就诊服务需求,所以这部分人群可以保留预存费用等方式。对门诊手术、急诊手术等类似住院一次就诊需多次缴费的复杂情形,规定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医疗机构仍可以预收费用。
二是要求公立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降低至同病种同保障类型个人的自付平均水平。医疗机构要根据住院患者的同病种前三年度实际发生的次均住院费用和个人自付费用,合理确定住院预交金的额度,并且要求要公示常见病种预交金收取的额度,接受群众监督,充分保障患者的知情权。
刘魁在发布会上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住院患者预交金改革:假设某医院经测算参加城乡居民医保的某病种过去三年平均住院费用是9000块钱的话,医保报销后个人平均自付的费用是3000元,那么这家医院向这类病种城乡居民医保患者收取的住院预交金就不得超过3000元。
刘魁表示,为了保障这项制度加快落地,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联合相关部门印发文件。在全国范围内统一部署安排。同时,还会制定和发布技术指引,来指导各地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确保落实制度不走样。
二是完善医保预付金的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协同医保部门提升医保资金清算和结算的效率,以保障医疗机构资金运转的基本需求。
三是持续提升患者支付便利性。指导医疗机构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技术手段来加快费用的结算。
完善院内绩效分配制度
调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
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的积极性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表示,开展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国家一贯秉持要坚持「充分尊重医师决策权,为互认工作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考虑客观实际积极稳妥推进工作」的总体思路,另外要坚持「以保障质量安全为底线」原则。
因此,地市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的确定,应当从保障医疗质量安全角度出发,选择具有较高的同质化水平、较好的稳定性以及统一技术标准的项目。
比如临床上常用的血常规、尿常规、X光检查、CT检查等等这样一些项目。但是同时,检查检验结果会因患者的生理代谢、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国家卫生健康委也明确了接诊医师可以根据实际的诊疗需要,对一些项目进行重新检查的六种情形:
一个是因为病情的变化,相关的临床检验结果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疾病诊断不符,难以满足临床诊疗需求的。
二是相关临床检验结果在疾病发展演变过程当中变化比较快的。
三是相关的临床检验项目对于疾病诊疗意义重大的,比如做手术、输血等等这样一些重大医疗措施实施之前的。
四是患者处于急诊急救等等这些紧急的状态下的。
五是涉及司法、伤残等等这些鉴定的。
六是其他需要由医师根据实际诊疗来确定的情形。
焦雅辉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一再强调,要加强医患的沟通和交流,在不能够互认的时候,要做好解释说明,积极争取患者的理解和支持。关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项工作,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推动落实:
一是坚持分步和逐级的原则来推进。通过全面推进紧密型的医联体建设,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的服务模式,首先是在医联体内来实现检查检验的同质化管理。从紧密型医联体互认入手,有序扩大互认机构和区域范围,逐步向市域、省域、区域和跨省的互认来进行推进。
二是要加强临床检验、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等相关专业的质控工作,推动实现国家、省和地市质控中心的全覆盖,并且推动质控工作向县来延伸,提升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的规范化和同质化水平。这也是保障互认的质量安全的一个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在地市级层面实现三级医院能够互认二级医院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另外也是二级医院和三级医院同级之间互认的重要基础。今年国家卫生健康委的目标就是在地市范围内,医疗机构之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项目能够达到200项。
三是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化建设,为实现医疗机构之间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提供便利。
四是要逐级对区域内医疗机构、科室和医务人员互认的情况来进行监测评价和指导。
在医疗机构内部,主要是要完善绩效分配的制度,调动实施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医务人员和相关科室的积极性。
五是在外部来讲,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和政府的保障和支持,比如信息化的建设、投入、医保的支付等等,来营造有利于推进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的政策环境和外部环境。
哪些医院鼓励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
鼓励单独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为民服务八件事中提到了心理门诊、睡眠门诊、心理援助热线、心理健康讲座,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国家卫生健康委把2025-2027年确定为精神卫生服务年,首要措施就是关于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服务。
国家卫生健康委要求2025年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公立医院能够提供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的服务。据统计,到2024年底,全国一共大概有1000家的公立的精神专科医院,同时有将近2000家的公立综合医院设置了心理或者精神科。还有一些中医院、儿童医院等其他类型的医疗机构也都开设了心理或者精神的相关科室,提供相关的服务。
下一步,国家卫生健康委将积极推动各地公立医院,首先公立医院要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对于二级以上公立精神专科医院,原则上要求都要必须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对于有条件的公立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儿童医院等等,鼓励设置心理门诊和睡眠门诊。
另外对于精神专科规模比较大、综合实力比较强的公立医院,国家鼓励单独设立心理健康服务中心,来提供专门的心理健康综合服务。同时,也要求各地扩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专业人才队伍,加强培训,为群众提供优质的心理健康服务。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