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医学技术飞速发展,临床亚专业不断细化,导致传统学科壁垒日益凸显。在MDT逐渐成熟的基础上,专病中心应运而生,成为顺应形势、应对挑战的破局之道,并呈现出星火燎原之势。专病中心建设,或将撬动医疗服务模式变革,甚至重塑医疗机构生态。那么,医院管理者如何洞察变局、提前筹划,从而从容应对未来挑战?健康界特推出系列报道,探寻专病中心发展之路。此为第二篇。专病中心的概念正逐步升温,成为医疗服务模式创新的新趋势。
最为大家熟知的,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对于实体化专病中心的探索。此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医疗机构对于专病中心的探索不断涌现。
多数专病中心以病种或症状设立,比如肺癌中心、肝癌中心、肺结节专病中心、糖尿病足专病中心、眩晕中心等;有的以器官命名,比如乳腺疾病中心、关节病专病中心;还有的以治疗手段命名,比如肝移植中心、钇90精准肿瘤介入放疗中心等。
虽然在病种选择、命名方式及设立形式等方面各不相同,但各家医院专病中心在内涵上存在一致,就是结合医院自身优势资源,进行学科组织形式、医疗服务模式的创新,顺应医学发展、病人需求等内外部条件的变化,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体验好、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专病中心的兴起并非偶然,而是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在专病中心建设热潮下,需要捋清相关问题、克服诸多挑战,才能在探索和创新中走上正确路径。
专病中心
医疗服务新模式兴起
专病中心的兴起,和医学技术的发展紧密相关。近年来,外科从传统开放手术到腔镜手术,再到机器人手术,呈现微创化的发展趋势。
「内科发展速度更快」,河南省肿瘤医院党委副书记韩斌斌对健康界分析,以肿瘤治疗为例,化疗药物、靶向治疗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的研发和应用,都为疾病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帮助;放疗设备的快速更新,使得放疗精准度越来越高,对周边组织的伤害越来越小。
学科发展过程中,细分是为了更专业。但随着医学技术快速进步,各学科之间出现了越来越明显的壁垒,协作与整合成为必然趋势。汇聚多学科力量为患者提供最优诊疗方案的MDT在此背景下出现。
「专病中心相当于MDT的升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精准诊疗肝癌中心主任杨世忠告诉健康界,专病中心成立后,在原来较为松散的MDT组织基础上,形成了更多专业上的约束力,相关科室人员合作更加紧密、常态化,有利于诊疗质量和效率提升,以及临床研究成果的产出。
其实在专病中心的概念热起来之前,医疗机构本身就存在中心制业态。早在十年前,2014年11月,刚开诊的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便已成立亚洲首个实体化肝胆胰整合式医学中心--肝胆胰中心,下设肝胆胰外科、肝胆肿瘤科、肝移植科、肝胆内科、肝胆介入科等五个科室。
「这种将专业相近的科室整合到一个物理空间的模式,便于以疾病为导向,联合查房、共同决策,制定系统性治疗方案,为践行'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为链条'的诊疗模式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医务管理部部长林思勇对健康界分析。
「但是在这种模式下,患者首诊时仍需自行选择科室专家,病情与主诊医师的专长可能无法精准匹配」,林思勇表示,而且随着临床学科亚专业的不断细化,科室跟科室、专业和专业、甚至亚专业之间也会形成不同程度专业性壁垒,患者在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仍要在不同科室之间辗转,尚未真正实现「一站式就医」。
「专病中心是围绕着一种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打破传统学科甚至亚专业的壁垒,进行的从疾病预防、筛查、早期诊断、治疗、康复、随访的全链条、全要素的整合。」林思勇表示,在此过程中,通过个案管理师的「穿针引线」,可以为患者提供更科学、高效、连续、系统的高质量服务。
从MDT升级为专病中心
该怎么做?
既然专病中心是MDT的升级,那么在设置之初,必然要考量团队协作基础。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管理研究所管理咨询部主任王晓冬对健康界分析,专病中心建设不是平地而起,而是要在MDT运行成熟的基础上建立,也需要充分评估团队能力、疾病需求、组织构架等可行性要素,选择适当的病种与组织运行方式。
林思勇认为,一个好的专病中心,首先在疾病方向及命名上要通俗易懂,从患者的角度考虑;病种要聚焦,求精准,不求全面,可以和其他科室略微「踩脚」,但是交叉不能太多;要有这个领域里面的领军人物,并在其带领下衍生出有特色、有引领性,有核心竞争力的技术。
对于病种的选择上,韩斌斌认为专病中心并非适用于所有疾病,应首先选择病情复杂、需要长期治疗、需要多学科协作的疾病,例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因为这些疾病通常每个专科诊断后的说法不一,患者很容易容易产生迷茫,因此多学科讨论的必要性很大」。
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广安医院(广安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李昂看来,探索专病中心建设,地市级医院应适合与当地疾病谱相匹配,更注重基层医疗服务的提供和健康管理,以满足当地居民的医疗需求;而省级医院和国家医学中心则更侧重于疑难重症的诊治和科研创新。
设立专病中心也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专病门诊已多达100余个。林思勇告诉健康界,专病门诊相当于专病中心的「储备项目」,因此医院在准入层面较为宽泛一些,给予了较大的探索空间。后续可根据运行情况、患者需求等因素决定是否升级为专病中心。
实体化vs虚拟化
各自有何利弊?
在专病中心建设方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堪称「引领者」,华西率先在实体化专病中心探索中取得新突破,引发行业广泛关注。
据了解,华西医院将实体化专病中心建设视为医院发展的「特区」,不仅把相关学科经常开展MDT的一群人融合在一个物理空间,还对于人事管理、学科管理、科研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
但是,对于广大医疗机构而言,建立好虚拟或实体化专病中心并非易事,需要捋顺很多的问题。
王晓冬指出,比如病种收治边界如何设定,人财物如何归口,人员如何晋升,绩效怎么考核,诊疗流程如何重构,出现分歧谁来最终决策,科研成果及学术资源如何归算等等,「如果处理不好这些问题,反而可能使得管理更加混乱」,他对健康界说。
同样是「国家队」,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专病中心目前较多采用松散型合作模式。据该院副院长蔡伟介绍,每位专家隶属于原有科室,由原有科室进行绩效分配,其研究成果归所在科室所有,团队成员的晋升也按照各自学科的通道进行。
这种模式的好处在于形式较为灵活,面临的新问题较少。但是缺点在于,虽然医生们能够在固定时间、地点形成一个团队,可团队是临时组合的,不利于更深入地交流与协作。
先决条件:
科室间不能仅「算小账」
使得专病中心发挥较好的作用,关键因素是什么?「需要充分评估,引导临床科室在共赢机制的基础上自发去做,而不仅是通过行政手段强行推动。」王晓冬认为。
他表示,这就需要有经济的保障、病人量的保障、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管理机制的保障等等,专病中心与专科之间不需要争抢病人,没有内部的利益冲突,大家的目标都是为了让病人更受益,为了更高一级的目标而做,并且做好了是多方共赢的结局。
他认为,相比之下,委属委管医院、省级医院更具备这样的条件,多数地市级、县级医院建设专病中心还要慎重选择适宜的模式,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
因为据他了解,一些基层医院仍存在各科室「抢病人」的情况,比如一个肺结节的病人,呼吸科、胸外科、肿瘤科都在「抢」,「如果形不成院内共赢机制,仅仅算小账,各科室就不好捏合在一起,也就没有成立专病中心的先决条件」,王晓冬表示。
此外,中心类的设置,通常由外科医生牵头,或者看谁在肿瘤全病程和多方式的治疗中,实力占据主导,谁牵头。「对于地市级医院或者县医院而言,通常内科和外科谁也不占主导,相互也不信服,所以拉到一起未必有益」,王晓冬说,一些地市级医院如果管理者足够有魄力并具备相应有利条件,也可能有个别专病中心做得成功。
「统一大家的思想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韩斌斌同样认为,对于实体化专病中心,除了有物理空间的融合、合理的协作机制、工作标准和利益分配机制,也要有领军人物将不同学科统领起来,「他必须得技术上非常过硬,情商比较高,且有愿意整合的执念,此外还需要有权威、有措施,有担当,还要能坚守」。
这些岗位不直接带来经济价值
但是很重要!
专病中心有利于医学创新。据悉,在华西医院专病中心,内科、外科,以及其他临床研究的相应学科聚集在一个物理空间,使得患者临床研究入组率大大提升。
杨世忠介绍,在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精准诊疗肝癌中心对首诊医师负责制起到了强化作用,有利于把肝胆胰中心相关肝癌资源集中起来,在专病中心牵头下制定出医院肝癌诊疗的相关流程,形成转化治疗、新辅助治疗的共识。之后,即使不同的医生接诊,在肝癌中心的协调作用下,大家可以尽可能做到同质化,形成最优化、最科学、最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专病中心是一个很好的打造科研平台、产出科研成果的组织架构。」韩斌斌表示,既然是病情复杂的疾病,应该把医教研都做起来。在人员设置方面,除了医疗单元,还要有以科研为载体的专病科研人员岗位,负责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科研项目的开展等,通过数据积累和分析不断提升诊疗规范。
「如果仅把团队合在一起,没有实质性的合作,患者没有受益,专病中心就是走形式了,患者是不买账的。」韩斌斌表示,因此还需要有以患者为中心的专病管理师,他们对于每个学科的状况都有所掌握,全程参与治疗、讨论、落实方案,全程和患者沟通,让患者知道每个环节该做什么,并负责随访工作。
韩斌斌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专病管理师和以科研为主线的岗位人员相互配合,基于数据积累调研不同治疗方式疗效如何,才能持续提升专病治疗方案,对行业作出贡献。
「这些岗位虽然不直接带来经济价值,但都能够有效促进专病中心发挥作用,因此需要有预算投入、支持政策,才能使得专病中心的作用落到实处。」她表示。
「即便各方面问题都考虑到了,专病中心和普通科室之间也可能存在竞争问题。」韩斌斌表示,但是管理学上有一个规律,效率高的组织或生产方式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并最终取代效率低的组织或生产方式。
因此,专病中心的建设成效尚需时间检验,但有效的创新一定会推动医院和科室,乃至医疗行业的发展不断往前。健康界将持续关注专病中心的发展,欢迎广大同仁留言评论提供线索、思路。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