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南昌市构建“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新闻发布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南昌市将加快构建“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更加多元的卫生健康服务,着力打造健康中国“南昌样板”。
据南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吴华介绍,“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4”是指4家实力强的市级综合性医院,即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人民医院、南昌市中心医院、南昌市洪都中医院。其中,南昌市第一医院、南昌市人民医院将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化三甲医院,南昌市中心医院将打造成中西医结合旗舰医院,洪都中医院将打造成“省内一流、国内前列”的三甲中医医院。
第一个“2”是指2家实力领先的专科医院,即南昌市立医院、南昌市精神卫生中心,其中南昌市立医院将打造成“皮肤专科一流、医美国内知名”的精品医院。
第二个“2”是指2家公共卫生服务中心,即南昌急救中心、南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全市市县两级今年共启动建设项目30个,总投资177.4亿元
当前,南昌市正在优化城市布局,提升城市品质,全面实施“东进、南延、西拓、北融、中兴”的城市发展战略。为配合城市发展,同步布局医疗卫生资源,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向全面推进医疗卫生项目。分别是:市中心医院瑶湖分院、市立医院城南院区、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市人民医院经开院区、市洪都中医院红谷滩院区二期。城市发展到哪里,医疗卫生资源就布局到哪里,努力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上病”。
据悉,全市市县两级今年共启动建设项目30个,总投资177.4亿元。其中市级项目12个,总投资115.7亿元;县区项目18个,总投资61.7亿元。项目建设范围之广、投资力度之大,为南昌历史之最。新的“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将新增床位4664张,极大丰富南昌市优质医疗资源,努力使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
力争2025年底,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
同时,南昌市把提升区域医疗卫生服务功能作为内涵发展的“一号工程”。到2025年底,建设市级临床重点专科30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3个。同时,二级及以上中医医院100%设置康复(医学)科,三级公立医院100%实施公共卫生首席专家制度,50%以上的城市社区设有托育服务机构,70%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开设老年医学科,15%以上的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打造“旗舰中医馆”。
优化基础服务设施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记者获悉,2023年,南昌市将统筹推进南昌市洪都中医院二期工程、中医药能力提升改造工程,南昌新急救中心,南昌市第一医院九龙湖分院等公共卫生补短板建设项目进度,力争年内投入使用。启动南昌市人民医院建设项目、市卫生应急指挥与检验中心项目建设,推进南昌市中心医院瑶湖院区建设,进一步促进“4+2+2”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容,为全面构建优质高效整合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夯实“硬件”基础。
力争今年新增10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在现有1个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5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大力推动医疗卫生机构专科能力提升,力争今年新增10个市级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同步大力推进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推动建立由4家市直三级综合性医院牵头紧密帮扶县级综合性医院协同机制,大力支持县级医院建设卒中、胸痛、创伤急救、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新生儿救治等“五大中心”。
加快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
加快推动4个紧密型县域医共体、3个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做好2023年市政府民生实事人大票决项目任务中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项目,在现有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基础上取得新突破,全市组建1536个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实现全市城乡居民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48%,一般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76%的目标。
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达3.58个
充分发挥南昌市“全国首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示范作用,支持各类托育机构建设,实现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托位达3.58个;推动成立市级出生缺陷防治管理中心,提升优生优育服务能力,扩容妇幼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在二级及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加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等康养机构建设,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测体系。
全面推进柔性人才引进“三名工程”,引进国内医院管理骨干担任南昌市医院名誉院长,引进临床重点专科知名专家担任名誉科主任,支持国内名医专家到南昌市医院成立名医工作室。积极招募高学历人才,为持续推进医疗事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同时,加快县级医疗机构改革,南昌县、进贤县、安义县、新建区组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一老一小”健康保障,健全普惠托育服务体系。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