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消息,当地时间1月30日,世卫组织在其官网上宣布,尽管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转折点,但目前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是世卫组织发布的**高级别警报。
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于当地时间1月27日召开第14次会议,讨论新冠**是否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年距离世卫组织宣布新冠**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已经三年整。据新京报,当地时间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新冠**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由此拉开了全球协同抗疫的大幕。三年后,全球新冠感染病例已超过6.7亿例,死亡病例超过670万例。
世卫组织:新冠**仍是
“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世界卫生组织(WHO)日内瓦时间1月27日举行关于新冠(COVID-19)大流行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IHR)突发事件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讨论和评估当前的新冠大流行是否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会后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将根据委员会建议做出**终决定。
1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工作人员走出世界卫生组织总部大楼。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据新华社1月30日晚间消息,世卫组织在声明中说,委员会已向总干事谭德塞就当前**形势及未来防控提出一系列建议,总干事谭德塞采纳建议并于当天宣布,新冠**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是世卫组织依照《国际卫生条例》所能发布的**高级别预警。
委员会成员对新冠带来的持续风险表示关切,因为与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相比,新冠导致的死亡人数仍然很高,且中低收入国家以及全球高风险群体的疫苗覆盖率仍显不足,在是否会出现新变种病毒方面仍有不确定性。
这是1月30日在瑞士日内瓦拍摄的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新华社记者连漪摄
委员会表示,新冠大流行可能正接近转折点,但新冠仍是一种危险的传染病,能对人类健康和各国卫生系统造成重大损害。尽管感染新冠或接种疫苗可能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更高的群体免疫水平并限制发病率和死亡率带来的影响,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新冠病毒仍将是一种在人类和动物中长久存在的病原体。
委员会呼吁采取长期公共卫生行动,优先降低新冠发病率和死亡率。
据国是直通车,三年前的2020年1月30日,世卫组织宣布将新冠**列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发布了联合国机构的**高警报级别。当年3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新冠**构成全球大流行(global pandemic)。
根据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条约《国际卫生条例》,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要符合三个标准:严重、突发、异常或意外;它有可能跨越国界传播;它可能需要协调一致的国际反应。
据世卫官网信息显示,一旦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世卫组织会提醒各国必须开始考虑如何加强防控、提前准备应急措施、准备病例隔离等事宜。根据**的发展,宣布PHEIC后随时可以撤销及修改。发布后有效期为3个月,之后自动失效。因此突发事件委员会至少每三个月举行一次会议,讨论新冠大流行是否符合称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标准。距今**近的第十三次会议于2022年10月13日举行,会议结果仍维持新冠全球紧急状态。
截至目前,世卫组织一共宣布了七次PHEIC,分别为2009年H1N1流感**;2014年脊髓灰质炎**;2014年西非埃博拉**;2015~2016年寨卡病毒**;2018~2019年刚果埃博拉**;2020年新冠**;以及2022年7月23日宣布的猴痘**。
在去年12月14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谭德塞曾表示,希望2023年能够宣布“新冠大流行不再是一个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据介绍,结束新冠全球紧急状态的标准将在2023年1月世卫组织新冠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讨论。
这一宣布为何仍然重要?
会带来哪些影响?
据新京报1月30日报道,记者采访了美国南佛罗里达大学全球健康与传染病研究中心流行病学专家埃德温·迈克尔(Edwin Michael)。
记者提问,目前全球绝大多数国家都已经开放了边境。那么,世卫组织宣布新冠**构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何仍然重要?这一宣布会带来哪些影响?
埃德温·迈克尔表示,首先,从法律角度来说,世卫组织在恰当时候宣布新冠**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有必要的。因为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为PHEIC,将约束会员国在紧急情况下遵循世卫组织发布的建议,包括要求会员国向世卫组织报告**情况并支持世卫组织的协调应对措施。PHEIC还列出了各会员国应采取的其他行动,例如提高病毒变异监测能力、扩大疫苗接种覆盖率等。只有世卫组织宣布新冠**不再构成PHEIC后,这些要求才失效。
很多人还担心世卫组织这一声明可能带来的财务方面的影响。譬如,一些制药商此前签署合同,同意在PHEIC被取消之前提供价格实惠可负担的新冠治疗药物。美国莫德纳公司(Moderna)同样承诺,在新冠大流行结束之前不会对其mRNA疫苗实施。
此外,世卫组织终止PHEIC还将影响与大流行相关的计划,例如旨在获取和分发价格可控的药物、诊断试剂和疫苗的“全球新冠疫苗实施计划”(COVAX)和“获取Covid-19工具加速计划”(ACT)项目。这一切都可能随着世卫组织宣布PHEIC的结束而结束。也因此,世卫组织紧急委员会在做出决定时,将考虑这些重要因素。
各国调整防疫政策
据澎湃新闻1月30日报道,1月27日,谭德塞在新冠突发事件委员会会议上致开幕词,总结了当前的全球**状况。在谭德塞的致辞发言中,他还提出,存在以下几点挑战:
疫苗、治疗方法和诊断方法对于预防严重疾病、挽救生命以及减轻卫生系统和卫生工作者的压力至关重要。但全球的反应仍然步履蹒跚,因为在太多国家,这些强大的救生工具仍未到达**需要它们的人群——尤其是老年人和卫生工作者。
世界各地的许多卫生系统都在努力应对COVID-19,此外还要照顾患有其他疾病(包括流感和RSV)的患者,以及工作短缺和疲惫不堪的卫生工作者。
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的监测和基因测序急剧下降,使得追踪已知变异和检测新变异变得更加困难。持续不断的错误和虚假信息正在削弱公众对**有效的新冠控制工具的信任。
针对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卫组织会向各国发布一套行动建议,包括:加强监测以确定新的病例,隔离病例和对接触者进行检疫;在边境、机场、港口或入境点采取措施进行筛查;向民众宣传有关该疾病的风险,宣传个人可以采取的额外保护措施;以及如果目前还没有任何疫苗,可能需要进行额外研究以研发治疗方法或疫苗。
日前,日本和韩国已陆续调整防疫级别或相关防疫政策。
1月27日,日本厚生劳动省宣布,将于5月8日把新冠病毒在《传染病法》中级别下调为与季节性流感相同的“5类”。在变更后,感染者和密切接触者等的观察时间将被取消,医疗分阶段转为正常体制。此外,无论室内外都由个人决定是否佩戴口罩。
1月20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主持防疫会议,讨论对室内强制口罩令的调整事宜。1月30日,韩国政府宣布即日起仅建议民众在室内佩戴口罩,不再强制要求。韩国政府口罩令时隔27个多月全面解除。不过,医疗机构、药店、高风险场所、公共交通车厢等将继续维持室内口罩义务。对于5种高风险情况,韩国防疫部门强力建议佩戴口罩。
中国政府也已从1月8日起将新冠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对新冠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划定高低风险区;不再对入境人员和货物等采取检疫传染病管理措施。检测策略调整为愿检尽检。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