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电 (马帅莎)针对中国疫情防控是否放开太快,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冠疫情应对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29日在北京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疫情防控政策调整是基于对病原体和疾病的认识、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抵抗能力、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三者的判断,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梁万年强调,中国从2020年疫情防控开始,就一直在密切判断三方面因素,一是对病原体、疾病的认识,如它的毒害性、危害性,二是人群免疫水平和卫生健康系统的抵抗能力,特别是防控能力和医疗救治能力,三是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在重大疫情面前,中国一直考虑这三个方面要达到努力平衡的状态。
梁万年表示,围绕这一基本理论框架和思维,随着人们对疾病和病原体的认识加深、人群免疫水平逐渐建立、抵抗力韧性增强,中国因时因势不断完善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从2020年以来的九版防控方案、二十条优化措施、“新十条”,到调整为“乙类乙管”,无不体现着中国对这三种因素的平衡结果。
梁万年说,这种调整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而是更加科学精准地使资源放到最重要的防控任务和救治任务上来。“这次调整的快慢问题,我想历史会证明这一点,我们认为现在的调整是恰当的、是科学的,也是依法的,符合中国防控实际的。”
针对国外有言论称中国不提供病毒毒株基因组序列数据,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回应称,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全国病毒毒株进行分析、测序、报告。
他指出,最早武汉发生疫情时,中国疾控中心第一时间把基因序列上传到世界卫生组织流感共享平台,让各个国家可以根据这个基因序列研制诊断试剂和疫苗。随后,中国疫情主要从境外输入到中国境内引起本地传播,每次中国疾控中心捕获到新毒株都及时上传。
“包括这一波疫情,中国有9种奥密克戎毒株在流行,这些结果也都和世界卫生组织进行了分享,所以中国没有任何的保密,所有工作都是和全世界分享。”吴尊友说。
谈及未来如何防控新毒株,梁万年表示,中国非常关注病原体变异情况监测,也积极参与全球病原体监测工作。一旦发现新的变种,或者变异导致病毒致病力、传播力、毒力等方面发生变化,中国会及时通报世界卫生组织,并在防控方案、医疗救治等方面做好相应的优化完善和调整。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