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卫健委强调从三个方面加强能力建设和对患者的分级分类救治。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根据当地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的床位,同时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第三,要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ICU床位短期内将迎来爆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又释放了多个优化措施,比如持续整治“层层加码”,3岁以下婴幼儿等特殊人群可免予查验核酸阴性证明,只有密接人员才会集中隔离等!这是优化20条提出后,进一步的优化。
而跟资本市场相关的,重点是补短板,第一、持续加强定点医院建设;第二、加强方舱医院的建设;第三、要持续加强发热门诊的建设。
其中提及的ICU、重症监护、方舱等方向,具体到股市主要是医疗设备这块,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等增长空间很大。
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ICU床位数量为67198张,每十万人ICU床位数量仅为4.8张,距离美国2018年每十万人25.8张、德国2017年每十万人33.9张仍有四倍以上的增长空间。
2020 年 5 月,国家发改委、卫健委、中医药局曾联合发布《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其中对县级医院、传染病医院和重大疫情救治基地的 ICU 床位数分别给予了 2-5%、5-10%和 10%-15%的总病床比率目标,我国 ICU 床位数也从 2019 年的 约 11 万张逐步提高到 2021 年的 13 万张。
而根据各地卫健委数据统计,国内新冠定点医院数量约 1500-1600 家。以单家医院 400 张床位估计,共需 ICU 床位数约 6 万张。当前国内 ICU 床位约为 13 万张,按照二三级医院总计 600 万张床位计算(不含 ICU),当前 国内 ICU 床位配置比例约为 2.2%。以此估计,若配置率提升到 10%,国内需新增 4.7 万 张 ICU 床位,提升数量巨大。
多家机构认为,新冠患者有潜在呼吸治疗需求,未来国内疫情防控方案优化,有望带动一批呼吸机和制氧机的储备需求,而家用呼吸机可提供便捷治疗支持。
同时,国联证券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呼吸慢病患者人数持续增加,相关医疗设备及耗材市场快速增长,核心产品包括家用无创呼吸机和通气面罩等。
业内人士认为,相关医疗设备,如呼吸机、监护仪、输液泵、除颤仪和便携式彩超等,预计将迎来新一轮采购高峰期,带动相关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鉴于当前国内疫情防控大背景,包括加强国内 ICU 床位建设在内的各项举措的实施相较 2020 年更为迫切,ICU 床位需求有望在短期内得到爆发。
后疫情时代医械行业迎机遇
疫情防控对国内正常诊疗秩序有较大影响,但防控政策优化有利于常规医疗需求恢复和消费医疗需求复苏。
卫健委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5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26.1亿人次,同比增长0.9%,其中医院16.2亿人次,同比基本无变化。
银河证券指出,这主要体现在外地患者就医部分受阻、以及本地患者择期治疗延后等,而如今,防控政策优化有利于常规医疗需求恢复。
眼下,得益于政策支持,医疗新基建加速推进。国盛证券表示,后疫情时代,大型医院扩容、基层医院提质改造都将加速。同时,各级政府支持采购国产设备,随着医疗新基建的进行,医疗设备国产化趋势有望加速向上。
展望未来,中航证券预计,医疗器械带量采购将成为行业新常态,且集采竞价规则也趋向于灵活,并且向临床需求倾斜——脊柱耗材集采、电生理集采等政策设定再次表明,集采并非一味的偏好低价,而是在保证临床效果的前提下,压缩渠道费用,给予生产企业合理利润,除看重产品的临床效果外,也兼顾配送、供应等综合能力。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