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已经逐渐智能化,根据目前情况来看,随着冠脉支架、骨科耗材等进入医保的药品集采名录中,旷日持久的药品集采已然进入深水区,如何应对新一轮集采风暴成为众多医疗器械厂商深思的问题。
在今年11月初刚结束的冠脉支架集采给了医用耗材行业一次强烈的心理震撼,从均价1.3万元下降至中位价700元左右,出乎所有人的预期。新鲜出炉的《通知》又袭来一记重拳,集采范围或许马上就要从冠状支架向骨科扩张。
事实上,骨科耗材集采已经在省级集采中开展了。最近,由淄博、青岛等组成山东省七市组成的采购联盟,带着600多家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的需求,向骨科创伤类高值耗材发起砍价,参与企业共93家,包括强生、微创、新华医疗等。据了解,经过两轮谈判竞争,骨科创伤类耗材最高降幅达94%,平均降幅67.3%。
在我国,骨科产品在医疗器械销售总体占比10%左右,数据显示去年我国骨科耗材市场整体规模在300亿以上,近年来的复合增长率在15%以上。其中的大品种如膝关节、髋关节等具备技术壁垒较低、需求量大的特点,契合集采需求。此前,业内人士预测根据冠脉支架集采进展,预测第二批高值耗材集采或于明年7、8月份启动,但《通知》的出现或许意味着骨科集采已经箭在弦上了。
目前在省级集采中,已有江苏、福建、安徽、浙江等地开展了骨科耗材的集采,从已公布的中标结果来看,安徽骨科脊柱类国产价格平均降幅55.9%,进口价格平均下降40.5%;骨科关节价格平均下降近82%。江苏人工膝关节价格平均下降67%。最近由淄博、青岛等组成山东省七市组成的采购联盟更是谈出了“骨折价”,最高降幅达94%,平均降幅67.3%。
未来骨科耗材降价的趋势已经很明晰了,企业的价格底线必然会被进一步击穿。目前国产关节已经降至3000-5000元,随着集采的进一步进行,价格很可能逼近厂家的成本价。这意味着整个骨科耗材行业进一步洗牌,强者恒强,弱者的结局不言而喻。
参照冠脉支架领域的集采,另一位业内人士估计,原本300亿左右的市场空间,在此次集采后被压缩至之前的十分之一甚至更低。
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来源:蓝鲸财经,印尼老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