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慕 - 专业医疗器械服务商
设为首页 收藏本页 人事招聘 关于聚慕
400-901-5099
全部商品分类
国家卫生健康委:远程医疗网络已覆盖所有市县,继续推进ai辅助诊断在基层应用
发布时间:2024-06-20 09:51:25

6月1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进一步健全机制持续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有关情况。

日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中医药局、国家疾控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健全机制推动城市医疗资源向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下沉的通知》,通过深化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工作,组织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部署县级以上医院支援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开展县乡村巡回医疗,利用信息化手段连通各级医疗机构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提升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微信图片_20240619102023.jpg

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司长 傅卫表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由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组成,机构遍布城乡,就服务在群众身边,服务具有明显的便利性。一直以来,基层医疗机构承担着全国一半以上的诊疗量。要让群众更方便、安全地在基层看病,必须要提高基层的医疗卫生服务技术能力。作为受援单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利用好城市医院支援基层这一制度安排,围绕“强体系、强机构、强队伍、强服务”目标,不断增强基层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从四个方面入手

抓好城乡支援帮扶工作

近年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的领导和推动下,通过多种途径的支援,已经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宽领域的对口支援工作模式。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 李大川介绍,下一步将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强化支援工作的统筹和前后衔接。指导地方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总结三级医院对口帮扶县医院,以及医疗人才“组团式”帮扶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按照“统筹布局、分区包片”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现有合作关系,合理有序确定省内支援关系,避免重复布局。

第二,采取具体措施推动人才、技术、服务可持续地下沉和共享。推动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专科联盟内的城市二级以上医院,每院选派不少于3名医务人员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原则上每周派驻不少于3个工作日,以多种形式来服务基层患者。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为载体,组织城市二级医院和县医院分梯次支援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支援村卫生室。原则上每个乡镇卫生院要至少派驻1名相对固定的医师,派驻周期可以结合实际,但一般不能少于6个月。同时,创新联合工作模式,推动乡镇卫生院与上级支援医院和村卫生室建立纵向贯通的协同工作机制。

第三,组织开展巡回医疗。一方面,扩大国家医疗队的巡回医疗,在原有工作基础上,组织全部44家委属管医院组建国家医疗队开展巡回医疗。另一方面,建立县乡村巡回医疗制度,由城市三级医院到县和乡,县区级医院到乡和村,定期开展巡回医疗。原则上,县级巡回医疗每季度不少于1次,乡级巡回医疗每个月不少于1次,村级巡诊每周不少于1次。根据受援地区的实际需求,开展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和医务人员培训等巡回医疗工作。

第四,充分发挥信息化支撑作用。积极完善并用好远程医疗服务网络,推广“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的远程医疗服务模式,拓宽帮扶形式,提高支援效率。鼓励各级医院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向城市社区和农村居民提供常见病、慢性病的在线复诊服务,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

建立长期支援工作机制

让优质医疗资源真正下沉

关于如何确保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而不仅仅是短期支援,李大川表示,此次就城市医疗资源支援基层做了新的部署和安排,总体有以下几方面考虑:

第一,建立长期的支援工作机制。以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为抓手,构建激励约束相容的医联体长效运行机制,推动牵头医院和成员单位在医疗管理、运营管理、信息管理方面的一体化、同质化,同时非常重要的是要建立利益共享机制,强化城市医院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紧密性,确保支援能够长期可持续。

第二,细化支援工作的形式和任务。要求二级以上医院在支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时候,除了开展带教培训等帮助基层提高能力的工作之外,要结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能力基础和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通过常态化建立联合门诊、联合病房、专家工作室等方式,来促进人才、技术、服务下沉。同时积极开展远程医疗服务和互联网诊疗服务,根据社区居民需求,将门诊号源和住院的床位向基层下沉。

另外,二级以上医院医务人员能够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平台,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只有把医生在基层工作内容充实了,他们才能够在基层待得住、待得下去。

第三,注重激励和约束。要求执业医师常驻基层机构期间,原单位对其开具处方等诊疗活动做出调整,促进派驻人员能够按照工作要求保质保量完成支援任务。另外,执业医师在晋升副高职称的时候,派驻支援和巡回医疗将作为基层工作经历累计计算,而且不受工作量的考核限制。同时,要求支援医院要保障人员长期派驻期间的工资、奖金等各项福利待遇不变。对于城市医院支援县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在薪酬补贴、职称评定、职业发展、教育培训和表彰奖励等方面实行优惠待遇。

同时,规范派出医院下沉人员的数量、工作时间、学科建设的要求,对他们的工作进行考核,把这些考核结果和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评审评价和目标责任制相关联,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力争通过这些方式来实现优质医疗资源能够真正下沉到基层,让人民群众在身边就能得到比较好的医疗服务。

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在基层应用

信息技术的应用是赋能基层、提升能力的有效手段,远程医疗、人工辅助诊断等在提高基层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方面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傅卫介绍,近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一方面指导各地加快基层信息化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着力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数字化、智能化的应用水平,更好适应群众在基层的就医需求。主要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积极推进远程医疗服务。建立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网络,为基层提供远程会诊服务,目前远程医疗服务网络已经覆盖了所有的市县,并且在向社区和乡村基层延伸覆盖。监测显示,全国70%的卫生院已经和上级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协作关系。

二是推进医学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技术在基层的应用。国家卫生健康委在部分地区开展试点,通过辅助诊疗系统,为基层全科医生、乡村医生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决策支持,提高了基层机构电子病历规范化水平和诊疗服务的质量。截至2023年底,27个试点县的基层机构通过辅助诊疗系统已经提供诊断建议2600余万次。除了这些试点地区以外,安徽、江西、宁夏等地也在全省(自治区)范围内推广辅助诊疗系统基层应用。

三是加强数据互通共享和业务协同。今年将重点推动各地统一县域医共体信息系统,推进县域医学影像、医学检验、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实现基层检查、上级诊断、结果互认,其中县域医学影像中心已经覆盖了50%的乡镇卫生院。与此同时,一些地区也通过建设区域的审方中心,开展处方前置审核和处方点评,加强药事管理,让群众在基层放心用药、合理用药。

傅卫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信息技术在基层更多更好地应用,助力基层更好地服务百姓。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您找货 · 告诉我们您想要找什么商品?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
* 商品名称:
* 您想了解:
  • 商品资料
  • 货期
  • 价格
  • 安调
  • 其他
* 手机号码:
* 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