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届STI数字医疗年会上,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院长于广军作“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主题报告。于广军表示,信息化、网络化奠定了医疗大数据发展基础,医疗大数据对医学研究范式、理论范式及资源创新运用带来变革,有助于从技术层面改善医疗数据治理水平和应用能力。
于广军介绍,医疗大数据包含以下六类:
第一类是患者的电子病历产生的临床大数据;
第二类是互联网医院提供在线医疗服务产生的数据;
第三类是区域卫生信息化电子健康档案;
第四类是健康物联网,生物传感以及物联网可穿戴设备带来的数据;
第五类是组学大数据,包括基因转录组学、蛋白组学以及微生物组学;
第六类是医学研究文献。
“医疗大数据应用场景多样化,包含优化治疗、提升管理、科学研究、药品研发等。”于广军认为,人工智能技术为医疗大数据开创了广阔应用前景,加快成果产出。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算力、算法、大数据三大要素,医疗大数据与算力、算法的结合,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医院的应用,便于开展智慧服务、智慧临床和智慧管理。
“智慧临床、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涉及方方面面。在推动上海医联工程过程中,我们为每个患者建立电子诊疗档案,实现跨院信息共享。这一平台已成为上海医疗大数据中心,是名副其实的医疗临床档案信息库。”于广军说。
在医学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于广军认为还面临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提升人工智能辅助诊断系统,产生高质量数据、算法以及高效的群体协作模式,同时还要考虑产品的可解释性问题,以及质量安全、标准规范、生产成本、商业模式等。
“医学人工智能发展尚处在初级阶段,需要不断迭代创新。”于广军讲到,医学人工智能下一步发展的关键路径是探索高水平应用,建立高质量数据库、高可信度算法,做到人机融合实现社会认可。
关于医疗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研究与应用,于广军认为,智能临床决策支持是非常重要的应用场景,智能影像可以成为临床辅助决策支持的突破口,提高临床医生诊断效率,改善影像专家地区分布不均衡,医疗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智能影像方面,截至2022年5月已有近40款医疗AI辅助诊断软件上市,整体发展较快。”
会上,于广军还介绍了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深圳)诞生背景、发展成果。“我们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要有数据源,要有价值链,要依靠算法、算力开展人工智能深度学习。”于广军表示,要携手数字企业形成服务系统,对医疗服务“数”“智”赋能,打造可循环的生态闭环。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