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检测”并非“抗原检测”。
新冠病毒抗体,是感染新冠病毒后机体自我产生的免疫反应标志性物质,常见的有IgM抗体和IgG抗体。二者都属于免疫球蛋白,但有明显区别。
IgM抗体感染以后7天内就能产生,但相形之下抗体持续时间也较短,约为2-3周后就会转为阴性。IgG抗体,感染后两周内才会出现,持续时间也比较长(大多为数个月)。因此,IgM抗体增高,通常意味着受检者正处于感染期;IgG抗体增高,意味着受检者既往发生过感染,或正处于感染恢复期。
若新冠病毒IgM抗体检测为阳性且有相关临床症状,可作为新冠病毒感染的辅助性诊断依据,此时暂不推荐接种新冠病毒疫苗。
若新冠病毒IgG抗体阳性,IgM抗体阴性,则提示受检者既往感染过新冠病毒并基本恢复,或提示曾经接种过新冠疫苗。
若新冠病毒IgM和IgG抗体均为阳性,提示受检者可能正在被新冠病毒感染,需要进一步排查(注意:如果受检者在两周前后接种过新冠病毒疫苗,也有可能导致IgG和IgM抗体阳性)。
因此,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可以作为新冠病毒感染辅助诊断的依据,也可用于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案的推荐依据。
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
是否有必要进行抗体检测?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高晓东医生指出,IgM抗体和IgG抗体其实并非新冠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包括类风关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升高,这意味着临床存在一定假阳性。目前我国确实有特异性的新冠病毒抗体检测,但仅限少数机构临床研究所用。
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王一民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达了一致的观点,例如疫苗接种者,既往类风湿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患者等,进行抗体检测就可能出现假阳性,因此临床一般不单独以血清学抗体作为诊断依据,仍要结合临床表现、流行病学史及抗原或核酸检测综合判断。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会导致人体内相应抗体水平升高,接种疫苗后也会产生类似的反应,这种免疫反应通常会随之时间而逐渐减弱,抗体水平逐步下降。但新冠抗体检测只是统称,其实种类繁多,有前文提及的抗体IgM、抗体IgG,有针对S蛋白、针对N蛋白的检测,还有针对所有抗原产生的总抗体……检测方法也各有不同。研究中,还可以专门针对原始毒株、奥密克戎毒株检测专门的中和抗体水平,因此不是简单说看抗体水平就能判断是否免疫水平。对于个体而言,抗体IgM要用于动态监测才更有意义。
王一民也指出,目前监测的血清IgG和IgM抗体不完全等同于感染新冠病毒后的保护性中和抗体,因此不能认为抗体滴度高度就与“保护力”有关,如果有条件的机构可以开展中和抗体检测,这一指标的高低对于指导疫苗接种,评判全体免疫保护水平及反复感染风险有一定作用。
专家认为,目前临床开展的检测新冠抗体对于个体来讲,通常不能简单作为是否会免于再次感染的依据,临床价值相对有限,并不建议所有人都进行检测。
但是从公卫角度,开展抗体检测,可以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措施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疾控系统常年都会开展一些小规模血清抗体检测,比如,在某个城市抽取几十个人,尤其是儿童,了解他们接种过乙肝、麻疹等疫苗后,人群的免疫基础水平如何。早在2020年,中国疾控中心组织完成了全国新冠肺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该调查涵盖了武汉市、湖北武汉之外市州、以及湖北之外六个省份(北京、辽宁、上海、江苏、广东和四川),采用抽样调查设计选取社区人群3.4万余人,通过检测调查对象的血清新冠病毒抗体,估计人群中新冠病毒的感染水平,通过研究阐明传染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的规律,评价预防接种的效果等。
目前第一波疫情已经过去,但是根据国外的经验,可能还会发生第二波、第三波疫情,那么在不进行大范围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的情况下,人群血清抗体调查将有助于摸清群体感染情况、为后续疫情防控提供决策支撑。像北京即将开展的人群血清抗体调查,既有血清学标本采集,也有问卷调查,包括核酸和抗原检测情况、发病就诊转归情况、疫苗接种情况等信息等,结合之前临床数据、疫情监测数据,有助于得到更加准确的判断。
此外,通过抗体检测,可能发现一些自己并不知情的隐形感染者,还可以帮助受检者评估自身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情况,特别是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慢性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等疾病以及老年人群体,也具有重要意义。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王全意表示,风险评估是接下来疾控部门要开展的重点工作,疾控部门将一方面监测病毒变异情况,另一方面监测疫情流行强度。考虑到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也会自然下降,将来根据需要,可能开展动态评估。
注: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